[实用新型]一种液体样品真空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9452.3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5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朱亦珺;董佩文;张群力;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样品 真空 采集 装置 | ||
一种液体样品真空采集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取样器连接视镜、液位传感器,取样器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第五电动阀门,第五电动阀门的另一端连接排样口,取样器的顶部连接第一电动阀门,第一电动阀门的另一端连接进液管,进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取样器的内腔底部,取样器的顶部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三电动阀门、第六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的另一端连接真空压力表、真空压力传感器及第四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的另一端与缓冲器的顶部连接,管道的一部分为排气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实现真空状态下,智能化、准确的定量取样;可以保证取样时真空度平稳,不发生被取样设备漏气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样品真空采集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在石油化工、矿产开采、钢铁冶炼、医药制造以及制冷空调等领域,存在大量设备中的流体输运及运行在真空环境下开展工作。由于真空环境,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生产的产品或者输运的流体采样工作及其不便。同时,像在常压或者正压环境下智能化采样的设备及方法也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样品真空采集装置。
一种液体样品真空采集装置,取样器连接视镜、液位传感器,取样器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第五电动阀门,第五电动阀门的另一端连接排样口,取样器的顶部连接第一电动阀门,第一电动阀门的另一端连接进液管,进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取样器的内腔底部,取样器的顶部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三电动阀门、第六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的另一端连接真空压力表、真空压力传感器及第四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的另一端与缓冲器的顶部连接,管道的一部分为排气管,管道的另一部分为进气管,排气管的另一端插入取样器的内腔,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缓冲器的内腔底部,第二电动阀门的一端连接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插入缓冲器的内腔,第二电动阀门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真空泵。光源放置视镜位置的附近。
一种液体样品真空采集控制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取样步骤,稳定真空度步骤及排样步骤。
一种液体样品真空采集控制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当装置达到设定真空压力值时,打开第一电动阀门,开始通过真空泵从被取样设备中抽取液体样品,液体样品通过进液管自底部进入取样器;进液时能够同步开启光源,通过视镜观察液位情况;待液体样品达到设定高度时,通过液位传感器给出关闭第一电动阀门的命令;待系统稳定后,关闭第三电动阀门和第四电动阀门,开启第六电动阀门,将系统与大气连通,待内外压力平衡后,开启第五电动阀门,通过排样口将液体样品排出装置外;完成一次取样的工作。
还含有稳定真空度步骤;关闭系统第一电动阀门、第五电动阀门、第六电动阀门,开启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启动真空泵,开始抽真空,待系统真空度达到设定值,关闭第二电动阀门;为保证系统有稳定的真空度,上述抽真空过程可以重复2-3次。
还含有排样步骤;
步骤1、真空泵系统自动启停控制,PLC中输入一个真空压力值,启动抽真空命令,第一电动阀门、第五电动阀门、第六电动阀门自动关闭,第二电动阀门开启,系统自动检测各个阀门的开度情况,各阀门开度正确后,真空泵自动启动,开始抽真空;待真空压力值(由压力传感器测量真空压力值)达到设定值后,自动关闭第二电动阀门,系统自动检测各个阀门的开度情况,各阀门开度正确后,真空泵停机;
待系统压力稳定60秒,如果真空压力值波动较大,再次启动抽真空系统;如果真空压力值波动较小,将进行下一步取样工作;
步骤2、进液自动启停,在系统真空状态下,在PLC中输入启动进样命令,第一电动阀门开启,液体样品由进液管7进入取样器,待液位高度达到设定值,液位传感器给出停止进样命令,第一电动阀门关闭,完成从被取样设备中的取样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9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