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0004.0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0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徐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氟迪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41/02;B24B49/12;B24B47/12;B24B51/00;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橡胶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橡胶打磨装置,包括底座、箱体、电机,通过在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头,红外发射器能够向红外接收头发送红外射线,当待打磨的橡胶放置在工作台上时就会挡住红外射线,当红外接收头接收不到红外射线就会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就会向电机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电机开启进行打磨工作,实现了自动化打磨,操作更加便捷、智能,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通过在底座的内腔设置有吸附装置,能够通过吸附管对打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进行清理,通过在箱体的四周侧壁内腔设置有隔音板,能够对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隔音,避免造成噪声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橡胶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橡胶是由三叶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干燥后而制得。加工后的成品是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其主要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有很广泛的用途。[1]橡胶还可以详细分为天然橡胶、通用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氯丁橡胶几类,在橡胶制造领域,必不可免的一道工序就是打磨,但是目前现有的橡胶打磨装置,不够智能,且打磨过程中的废屑和噪声得不到处理,不够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现有橡胶打磨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打磨装置,通过在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头,红外发射器能够向红外接收头发送红外射线,当待打磨的橡胶放置在工作台上时就会挡住红外射线,当红外接收头接收不到红外射线就会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就会向电机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电机开启进行打磨工作,实现了自动化打磨,操作更加便捷、智能,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通过在底座的内腔设置有吸附装置,能够通过吸附管对打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进行清理,通过在箱体的四周侧壁内腔设置有隔音板,能够对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隔音,避免造成噪声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橡胶打磨装置,其包括:底座、箱体、电机、控制器、吸附装置、隔音板和红外发射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所述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中间设置有工作台,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中间设置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中间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设置有打磨头,所述顶盖的顶部右侧壁设置所述控制器,所述底座的内腔底部中间设置所述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的顶部中间输出端设置有吸附管,所述吸附装置通过吸附管连通于工作台,所述箱体的四周侧壁内腔均设置所述隔音板,所述工作台的内腔左侧壁中间设置所述红外发射器,所述工作台的内腔右侧壁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红外发射器相配合的红外接收头,所述红外接收头电性输出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输出连接所述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橡胶打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附管的左右两侧壁均连通有吸附辅管,所述吸附管和吸附辅管的顶部均贯穿所述底座和所述箱体的底部并连通于工作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橡胶打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隔音板分为隔音外板和隔音内板,所述隔音外板和隔音内板之间形成一真空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橡胶打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附装置内腔设置有收集抽屉,所述收集抽屉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吸附装置的内腔底部设置有与滑轮相配合的滑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氟迪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氟迪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0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棚内部通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婴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