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飞行器用机臂折叠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0686.5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5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李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华奥易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30 | 分类号: | B64C1/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飞行 器用 折叠 机构 | ||
一种无人飞行器用机臂折叠机构,属于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中梁板、活动件和管夹,中梁板与活动件一端铰接,活动件的另一端与管夹铰接,管夹铰接安装在中梁板上,中梁板上设置有支撑杆,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杆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锁止件的另一端铰接,锁止件的另一端铰接安装在管夹上,锁止件上设置有用于对连杆限位的卡榫,连接座固定安装在连接管上,连接座上插装有转轴,锁止件可转动的套装在转轴上,连接座上还设置有圆杆和圆弧卡榫,圆杆上套装有机臂弹簧,机臂弹簧的弹簧臂一端与锁止件贴合,另一端与圆弧卡榫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机构采用一体化设置,不仅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和携带,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用机臂折叠机构,属于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无人机之所以引人瞩目不仅在于已经形成了品种齐全、功能多样的完备系列,而且在于其不断提升的性能指标。通过对无人飞行器设计使其机臂具有可折叠性,因此能够减少无人机的存放空间,但是现有无人机机臂折叠结构多采用螺栓固定,拆装不方便,或采用卡扣或销轴固定,受结构限制机臂展开后与机架之间会存在空隙,或者销轴强度有限,尤其对于一些载重较大的无人机来说,折叠机臂使用一段时间后销轴变形产生空隙,这样就造成了机臂的使用寿命短,并且维修困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不同的折叠机构都面临着相同的技术难题,即折叠结构不够紧固、展开操作繁琐而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用机臂折叠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飞行器用机臂折叠机构,包括中梁板、活动件和管夹,中梁板与活动件一端铰接,活动件的另一端与管夹铰接,管夹铰接安装在中梁板上;
中梁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活动件包括连杆和锁止件,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杆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锁止件的一端铰接,锁止件的另一端铰接安装在管夹上,锁止件上设置有用于对连杆限位的卡榫;
管夹包括连接管和连接座,连接座固定安装在连接管上,连接座上插装有转轴,锁止件可转动的套装在转轴上,连接座上还设置有圆杆和圆弧卡榫,圆杆上套装有机臂弹簧,机臂弹簧的弹簧臂一端与锁止件贴合,另一端与圆弧卡榫贴合。
进一步,转轴的端部安装有弹簧盖,弹簧盖覆盖在机臂弹簧与圆弧卡榫上。
进一步,连杆与锁止件展开状态时形成的内角A夹角为钝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杆和管夹之间设置的活动件,而实现机臂的折叠动作,在锁止件上设置有卡榫直接对连杆的转动进行了限位,使其在展开时形成刚性结构,在折叠时可自动锁紧;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机构采用一体化设置,不仅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和携带,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中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活动件收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梁板,2-活动件,3-管夹,11-支撑杆,21-连杆,22-锁止件,221-卡榫,31-连接管,32-连接座,321-圆杆,322-圆弧卡榫,33-机臂弹簧,34-转轴,35-弹簧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华奥易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华奥易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0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星齿轮
- 下一篇:一种转向器外拉杆间隙可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