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检测除砂水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0803.8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5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侯锋;毛淑东;干里里;李蒙;张旗;方运川;阚茹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成大运(北京)智慧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7/02 | 分类号: | G01B17/02;G01C1/00;C02F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10111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污水处理 检测 除砂 水下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检测除砂水下机器人,包括:机身本体(12)、升降螺旋桨(4)、转向螺旋桨(5)、控制终端(3)、探测器(1)、吸泥喇叭口(9)以及真空泵(11);所述升降螺旋桨(4)、转向螺旋桨(5)、探测器(1)、吸泥喇叭口(9)安装在机身本体(12)上;所述控制终端(3)通过数据传输线(2)与机身本体(12)连接;所述真空泵(11)通过真空导管(10)与机身本体(12)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清理淤泥彻底、能耗低、操作过程不需要停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检测除砂水下机器人,尤其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高浊度环境的检测除砂水下机器人。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曝气池通常采用底部曝气系统,曝气设施的运行状态只能通过观察水面来进行间接判断,难以精确辨认可能存在的局部曝气头的堵塞或者损坏。随着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为减少污水处理厂臭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地下污水处理厂或者曝气池顶部加盖的方式来控制臭气的溢出,仅预留设备孔进行设备检修及曝气池的观测,如此曝气设施的运行状态将更加难以观察。
通常情况下,曝气系统存在一些死区,运行一段时间后,会淤积一定量的污泥,不仅容易堵塞曝气系统,同时处于老化状态,对曝气池的处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传统的污泥清理方式是通过停产,排除池体中上部的污水,下面沉淀的污泥通过人工进行清理;或是通过穿孔管注入高压水,将污泥冲起,再用泵抽出池底。
如专利文献CN208577518U所公开的一种污水除砂装置,包括沉淀池和提砂器,沉淀池的内侧壁上部两侧分别设置进水管和出水口,进水管出水口下方设置有下方开口的初滤槽,槽内设置初滤网;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电机和提砂器主体,沉淀池内设置有带有搅拌桨的搅拌轴,提砂器的提砂管同轴穿过搅拌轴内部,提砂管的吸砂口直通沉淀池底部;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调节板,出水调节板的上部突出于沉淀池的顶部,突出部分由上至下设置有贯通的调节孔,沉淀池顶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螺孔,出水调节板上部通过一穿设于上述调节孔和螺孔的固定螺栓固定于固定架上。
但是传统的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检测除砂装置存在如下问题:
1、在结构上仍存在可优化之处。
2、清理的不彻底、能耗高、操作过程需要停产。
相关的声呐系统可参见论文“三维成像声纳成像算法仿真研究”,载于《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曝气系统可参见图书《污水处理节能降耗问答》,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2 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检测除砂水下机器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检测除砂水下机器人,包括:机身本体12、升降螺旋桨4、转向螺旋桨5、控制终端3、探测器1、吸泥喇叭口9 以及真空泵11;
所述升降螺旋桨4、转向螺旋桨5、探测器1、吸泥喇叭口9安装在机身本体 12上;
所述控制终端3通过数据传输线2与机身本体12连接;
所述真空泵11通过真空导管10与机身本体12连接。
优选地,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检测除砂水下机器人还包括:陀螺仪7,所述陀螺仪7安装在机身本体12上;
所述陀螺仪7与控制终端3信号连接。
优选地,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检测除砂水下机器人还包括:定位装置8,所述定位装置8安装在机身本体12上;
所述定位装置8与控制终端3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成大运(北京)智慧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成大运(北京)智慧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08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