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电保护电路及应用其的照明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1162.8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7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婉玥;周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H05B47/21;H05B47/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保护 电路 应用 照明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及应用其的照明电路,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整流电路的高电位输出端或者交流输入电源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整流电路的低电位输出端;当输入电压的采样信号达到第一阈值时,检测流过第一开关管的电流得到第一电流检测信号;当所述第一电流检测信号小于第二阈值时,表征负载输入端漏电,控制负载开关关断或者控制负载不使能;当所述第一电流检测信号大于第三阈值时,表征第一开关管过流,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断。本实用新型改善了多灯并联时的漏电保护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及应用其的照明电路。
背景技术
在负载安装的过程中,因在安装过程中可能发生部分接通的情况,若此时人体不小心接触,则容易触电,影响操作安全。如图1所示,示意了现有技术的漏电保护电路原理图,输入电源或者输入电源经整流电路后,通过分压电阻R00和R01后得到输入电压的采样信号VCS。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检测开关Q1,所述检测开关Q1第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整流电路高电位输出端或者输入电源的其中一端,所述检测开关Q1第二端通过电阻R2连接整流电路低电位输出端。当所述采样信号VCS达到第一阈值VREF1时,控制所述检测开关Q1导通;当检测开关Q1第二端电压小于第二阈值VREF2时,表征负载输入端漏电,控制负载开关M00关断。
当检测开关Q1第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输入电源的其中一端时,设置电阻R1虽然减小了检测开关Q1的应力,但是电阻R1上承受的应力较大;当检测开关Q1第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整流电路高电位输出端时,设置电阻R1 会使得流过检测开关Q1的电流过小,而漏电时,流过检测开关Q1的电流变小,从而影响漏电检测的准确性。此外,负载开关导通时,负载开关可能过流,导致负载开关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及应用其的照明电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多灯并联时漏电保护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整流电路的高电位输出端或者交流输入电源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整流电路的低电位输出端;
当输入电压的采样信号达到第一阈值时,检测流过第一开关管的电流得到第一电流检测信号;当所述第一电流检测信号小于第二阈值时,表征负载输入端漏电,控制负载开关关断或者控制负载不使能;当所述第一电流检测信号大于第三阈值时,表征第一开关管过流,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断。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电流检测信号大于第二阈值时,检测流过负载开关的电流得到第二电流检测信号,当第二电流检测信号大于第四阈值时,表征负载开关过流,控制所述负载开关关断。
可选的,所述漏电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和第三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接收输入电压的采样信号,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一阈值,所述第一比较器输出第一比较信号;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二阈值,所述第二比较器输出第二比较信号;所述第三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三阈值,所述第三比较器输出第三比较信号;
当所述采样信号达到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比较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当所述第一电流检测信号小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二比较信号控制负载开关关断或者控制负载不使能,当所述第一电流检测信号大于第三阈值时,所述第三比较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断。
可选的,所述漏电保护电路还包括第四比较器,当所述第一电流检测信号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第四比较器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二电流检测信号,所述第四比较器第二输入端接收第四阈值,输出第四比较信号;当所述第二电流检测信号大于第四阈值时,所述第四比较信号控制所述负载开关关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未经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1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空拼装施工网架
- 下一篇:一种金融服务智能交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