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感线圈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1445.2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0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毛志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致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40 | 分类号: | H01F27/40;H01F27/30;H01F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4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感线圈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线圈保护装置,包括电感线圈本体,所述电感线圈本体包括环形磁芯和绕接线圈,且绕接线圈绕接在环形磁芯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绕接线圈的底端外壁连接有并联架,且并联架的内壁焊接有线圈保护器,所述环形磁芯的外壁中部卡接有中置架,且电感线圈本体的外壁和中置架的外壁卡接有外陶瓷骨架,所述线圈保护器包括外壳、引出线、静触片、动触片和固定底板。本实用新型分为线圈外侧保护和线圈过流保护两部分,线圈外侧保护通过外陶瓷骨架将线圈和磁芯包裹形成导热保护结构,线圈过流保护通过线圈保护器实现,保证在过流负载较大时,自动断连,进而使整体电感线圈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线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感线圈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当有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就会在这根导线的周围产生一定的电磁场,而这个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又会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内的导线发生感应作用。对产生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发生的作用,叫做“自感“,即导线自己产生的变化电流产生变化磁场,这个磁场又进一步影响了导线中的电流;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的其他导线产生的作用,叫做“互感“。
现有的电感线圈在作业时,会因为线圈过流,造成线圈的负荷过大,进而影响整体的线圈工作效率,会影响整个电感线圈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感线圈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感线圈保护装置,包括电感线圈本体,所述电感线圈本体包括环形磁芯和绕接线圈,且绕接线圈绕接在环形磁芯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绕接线圈的底端外壁连接有并联架,且并联架的内壁焊接有线圈保护器,所述环形磁芯的外壁中部卡接有中置架,且电感线圈本体的外壁和中置架的外壁卡接有外陶瓷骨架,所述线圈保护器包括外壳、引出线、静触片、动触片和固定底板,且动触片的一端卡接在固定底板的内壁上,所述静触片的一端和引出线相焊接,且静触片的另一端卡接在固定底板的内壁上,所述动触片靠近静触片的一端焊接有动触头,且动触片远离静触片的一端内壁设有感温片,所述动触头搭接在静触片的顶部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靠近静触片的内壁一体连接有陶瓷塞块,且陶瓷塞块的底端外壁卡接在静触片的顶端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和引出线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且外壳和环氧树脂之间叠合形成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陶瓷骨架的内壁边缘处开有凹槽,且凹槽内壁贴覆有内隔膜,绕接线圈的外壁卡接在内隔膜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中置架的顶端外壁两侧均设有卡扣,且中置架通过卡扣卡接有封盖。
优选的,所述并联架的底端外壁两侧均焊接有固定脚,且固定脚的底端外壁设有线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电感线圈保护装置分为线圈外侧保护和线圈过流保护两部分,线圈外侧保护通过外陶瓷骨架将线圈和磁芯包裹形成导热保护结构,线圈过流保护通过线圈保护器实现,保证在过流负载较大时,自动断连,进而使整体电感线圈使用寿命延长;
2.本线圈过流保护器是由碟形高灵敏双金属元件、动触头、静触片、固定底板、外壳和耐高温导线等组成,工作时双金属元件处于自由状态,动触头与静触片闭合,电路导通,当使用电器因故发热,温度上升到该产品额定动作温度值时,双金属元件受热产生内应力耐迅速动作,推开动触片,使触点断开、切断电源、电器停止工作,从而起到热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电感线圈保护装置分为线圈外侧保护和线圈过流保护两部分,线圈外侧保护通过外陶瓷骨架将线圈和磁芯包裹形成导热保护结构,线圈过流保护通过线圈保护器实现,保证在过流负载较大时,自动断连,进而使整体电感线圈使用寿命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致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致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1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