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开关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1937.1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5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鹤;马俊松;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德中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H01H9/06;H01H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开关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开关安装结构,包括开关安装底盒,开关安装底盒的后端开设有出线通孔,开关安装底盒开口处的上下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开关安装凸耳,开关安装凸耳的前端均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开关安装底盒外部的上下左右端均开设有压板放置凹槽,压板放置凹槽的内底端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的内端螺纹连接有螺杆,四个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开关安装底盒内并固定连接有把手,四个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板,四个压板分别位于四个压板放置凹槽的内端,可以有效的将安装底盒安装在墙体开凿的安装凹槽中,且安装底盒与墙体结合的更加紧固,不易松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开关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开关是指利用控制板和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及编程,以实现电路智能开关控制的单元。开关控制又称BANG-BANG控制,由于这种控制方式简单且易于实现,因此在许多家用电器和照明灯具的控制中被采用。但常规的开关控制难以满足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和节能的要求。常规的开关控制方式在控制周期内,其控制量只有二个状态,要么接通,为一个固定常数值、要么断开,控制量为零,这样固定不变的控制模式缺乏人工开关控制的特点,人工开关控制过程中,人要根据误差及误差变化趋势来来选择不同的开关控制策略。
智能开关安装时需要先将开关安装底盒安装在墙体开凿的安装凹槽中,然后将智能开关安装在安装底盒上完成开关的安装,但是现有的安装底盒安装不够紧固,安装底盒容易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开关安装结构,可以有效的将安装底盒安装在墙体开凿的安装凹槽中,且安装底盒与墙体结合的更加紧固,不易松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开关安装结构,包括开关安装底盒,所述开关安装底盒的后端开设有出线通孔,所述开关安装底盒开口处的上下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开关安装凸耳,所述开关安装凸耳的前端均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开关安装底盒外部的上下左右端均开设有压板放置凹槽,所述压板放置凹槽的内底端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内端螺纹连接有螺杆,四个所述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开关安装底盒内并固定连接有把手,四个所述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板,四个所述压板分别位于四个压板放置凹槽的内端,所述开关安装底盒内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弧形软板,所述弧形软板上开设有多个滤网通孔,所述滤网通孔的内端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开关安装底盒内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弧形软板通过卡扣与开关安装底盒卡接,所述弧形软板的下侧设有干燥剂放置盒,所述干燥剂放置盒的下端与开关安装底盒内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干燥剂放置盒内部放置有干燥剂,可以有效的将安装底盒安装在墙体开凿的安装凹槽中,且安装底盒与墙体结合的更加紧固,不易松动。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外端固定套接有保护软垫,所述保护软垫的表面刻有防滑纹,方便转动把手,且不易打滑。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外端涂有润滑油,减小螺杆在第一螺纹通孔内端转动时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出线通孔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套圈,所述环形套圈的表面设有光滑打磨层,方便电线通过出线通孔进入开关安装底盒以便后续进行接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有效的将安装底盒安装在墙体开凿的安装凹槽中,且安装底盒与墙体结合的更加紧固,不易松动。
(2)把手的外端固定套接有保护软垫,保护软垫的表面刻有防滑纹,方便转动把手,且不易打滑。
(3)螺杆的外端涂有润滑油,减小螺杆在第一螺纹通孔内端转动时的摩擦力。
(4)出线通孔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套圈,环形套圈的表面设有光滑打磨层,方便电线通过出线通孔进入开关安装底盒以便后续进行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德中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德中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1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LC培训教学演示设备
- 下一篇:轴类零件推拉力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