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页岩气多功能阀组撬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2110.2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4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潘嘉;唐建信;钱劲;李书应;孟良;傅天安;付亦升;任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0 | 分类号: | F17D1/00;F17D3/01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页岩 多功能 阀组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页岩气多功能阀组撬,包括多条集气管线(1)和多条生产管汇(4),集气管线(1)上设置有气液两相流量计(2)和泄压阀(9),与气液两相流量计(2)出口连接的集气管道分接出多条集气支管(101),集气支管(101)上设置有球阀(3),生产管汇(4)根据压力不同分为普通生产管汇和增压管汇,所述集气支管(101)分别与普通生产管汇和增压管汇连接,所述集气支管(101)上设置有球阀(3),所述普通生产管汇和增压管汇上设置有压力表(5)、变送器(6)和放空截止阀(8),本实用新型通过阀门转换设计,实现了一个平台不同压力等级页岩气井的集气功能,节约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页岩气多功能阀组撬。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页岩气田要均采用井工厂形式进行开发,随着页岩气井的页岩气的采出,地层能量衰减,井口压力随之降低,为确保页岩气井稳产增产,页岩气增压开采势在必行。页岩气后期挖潜阶段面临两大难点,一方面在于气井井底压力过小,后期压力衰减较快,另一方面在于受到气田水的干扰,使得地层渗透流通道变窄变小,进而降低了有效渗透率,同时气田水在井筒内形成积液,阻碍页岩气向井口运移。页岩气开采中会同时对多个井进行开采,不同井开采的页岩气的压力也不同,压力差过大使集气不稳定,现有增压开采中主要采用分离器对不同压力的页岩气进行分离,确保稳定集气。分离器相比管件与阀门价格昂贵,大大增加了气田施工的设备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操控简便、成本低廉的阀组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页岩气多功能阀组撬,包括多条集气管线和多条生产管汇,集气管线上设置有气液两相流量计,与气液两相流量计出口连接的集气管道分接出多条集气支管,生产管汇根据压力不同分为普通生产管汇和增压管汇,所述集气支管分别与普通生产管汇和增压管汇连接,所述集气支管上设置有球阀,所述普通生产管汇和增压管汇上设置有压力表和变送器。
所述与气液两相流量计出口连接的集气管道上均设置有泄压阀。
所述普通生产管汇和增压管汇上均设置有放空截止阀。
所述普通生产管汇和增压管汇通过变径接头与其它生产系统管汇连接。
所述气液两相流量计是运用低能伽马射线测量原理气液两相相分率,运用文丘里原理测量气液总流量的一种两相流量计,气液两相流量计内置无线模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异于常规页岩气采气流程上得阀组,提出在常规生产的同时,通过气液两相流量计及转换阀门的使用,实现了生产流程的再造,同时实现了常规、增压2种生产模式,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实时连续在线计量,更能有效反映页岩气井产出动态;通过标准模块化、撬装化设计,减少常规和增压流程中分离器的使用,简化安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集气管线,2-气液两相流量计,3-球阀,4-生产管汇,5-压力表,6-变送器,7-变径接头,8-放空截止阀,9-泄压阀,101-集气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页岩气多功能阀组撬,包括多条集气管线1和多条生产管汇4,集气管线1上设置有气液两相流量计2,与气液两相流量计2出口连接的集气管道分接出多条集气支管101,生产管汇4根据压力不同分为普通生产管汇和增压管汇,所述集气支管101分别与普通生产管汇和增压管汇连接,所述集气支管101上设置有球阀3,所述普通生产管汇和增压管汇上设置有压力表5和变送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2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页岩气单井快速试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