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能雨水立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2830.9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6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云;郑景伟;李益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8 | 分类号: | E04D1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能雨水立管,包括立管,立管内壁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交替设有若干消能导流挡板,所述立管内壁与所述消能导流挡板是一体成型;所述消能导流挡板为半圆环板,所述半圆环板的内圆为导流孔;雨水流经每个消能导流挡板时,雨水在所述立管内壁的过水断面减小,增加了局部水头损失来实现消能,并通过间隔交替设置的消能导流挡板实现跌水消能,在消能导流挡板上反溅的水流与下降的水流相互冲击实现消能,水流在所述立管内壁及所述消能导流板上发生强烈的碰撞、剪切、回旋等作用会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有效的减缓水流在所述立管内壁的下泄速度,从而有效减少雨水对立管底部和出口构筑物的冲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建筑物及市政工程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能雨水立管。
背景技术
下雨的时候,大量的径流雨水通过管道排放,雨水进入管道后依靠自身重力沿着管道流出的过程中,雨水具有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传统的雨水立管主要依靠水流与管壁的摩擦来降低能量,当高度差较大时,立管出口断面处雨水蓄含的动能较大,对立管底部和出口构筑物冲击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消能雨水立管,包括立管,立管内壁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交替设有若干消能导流挡板,所述立管内壁与所述消能导流挡板是一体成型。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每两个消能导流挡板之间沿所述立管内壁的长度方向的间距为900mm-1050mm。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消能导流挡板为半圆环板,所述半圆环板的外直径与所述立管内壁的直径相等。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半圆环板的内圆为导流孔(121),所述导流孔(121)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半圆环板外直径的30%。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消能导流挡板远离所述立管内壁的一端上表面进一步开设有导流缺口。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导流缺口与所述立管内壁沿其长度方向的夹角为25°-3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立管内壁间隔交替设置消能导流挡板及消能导流挡板为半圆环板,所述半圆环板的内圆为导流孔,雨水流经每个消能导流挡板时,雨水在所述立管内壁的过水断面减小,增加了局部水头损失来实现消能,并通过间隔交替设置的消能导流挡板实现跌水消能,在消能导流挡板上反溅的水流与下降的水流相互冲击实现消能,水流在所述立管内壁及所述消能导流板上发生强烈的碰撞、剪切、回旋等作用会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有效的减缓水流在所述立管内壁的下泄速度,从而有效减少雨水对立管底部和出口构筑物的冲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消能雨水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能导流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消能雨水立管在实际使用中安装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2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