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一体化快速成型技术的高品质塑钢链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3027.7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1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宏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好合拉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3/18 | 分类号: | F16G13/18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一体化 快速 成型 技术 品质 塑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一体化快速成型技术的高品质塑钢链,括塑钢链,夹腔,龙骨层,扣头,转口,接腔和加强板,所述塑钢链的内部设置有夹腔,且夹腔的内部设置有龙骨层,该龙骨层的前端通过接腔连接有扣头;所述龙骨层的两侧设置有转口,且龙骨层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板;所述龙骨层包括转头和转腔,且龙骨层的内部设置有转头,该转头的表面设置有转腔;所述加强板包括形变腔和变尖,且加强板的表面设置有形变腔,该形变腔的一侧设置有变尖。本实用新型龙骨层,加强板和夹腔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内部结构应力不足形成承受能力差的问题,通过一体化成型进行嵌套安装减少做工时长,优化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钢链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一体化快速成型技术的高品质塑钢链。
背景技术
一体化成型技术是近些年急速发展的新型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CAD 绘图与外部做工结构进行直接控制以此形成精准的制造,一时间掀起众多使用者的追捧,成为工业生产中的一匹黑马,但是由于其本身的造价昂贵,因此发展缓慢,市场内部分布不广。
塑钢链常用于防护做工,为使用者隔离区域并通过焊接形成稳定的防护结构,以此走进市场,并成为日常生活中在公园或河边常见的结构之一,伴随着一体化成型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一体化成型进行制造塑钢链基材,但是现有塑钢链依然存在着内部结构受力不足,整体承受力差,工作体验不佳,以此造成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基于一体化快速成型技术的高品质塑钢链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一体化快速成型技术的高品质塑钢链,以解决现有塑钢链依然存在着内部构受力不足,整体承受力差,工作体验不佳,以此造成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基于一体化快速成型技术的高品质塑钢链,包括塑钢链,夹腔,龙骨层,扣头,转口,接腔和加强板,所述塑钢链的内部设置有夹腔,且夹腔的内部设置有龙骨层,该龙骨层的前端通过接腔连接有扣头;所述龙骨层的两侧设置有转口,且龙骨层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板;所述龙骨层包括转头和转腔,且龙骨层的内部设置有转头,该转头的表面设置有转腔;所述加强板包括形变腔和变尖,且加强板的表面设置有形变腔,该形变腔的一侧设置有变尖;所述塑钢链采用柱状结构的塑钢,且柱状结构由一体化成型结构制作,该塑钢链的内部做空腔结构,其中塑钢链在后期需要进行折弯形成链状安装;所述龙骨层采用前端半圆结构转后端类柱状结构的塑钢,且龙骨层通过填充结构填充柱在塑钢链的内部,该龙骨层采用对称结构分布,其中两侧龙骨层的中间设置有加强板;所述转头采用圆心结构的塑钢,且转头通过贯穿结构安装在转口的内部,该转头的一端焊接固定有转腔;所述转腔采用柱状结构的塑钢,且转腔通过贯穿结构设置在扣头前端的开孔内部,该转腔用于支持龙骨层之间进行弯转。
所述加强板采用板状结构的软钢,且加强板通过填充结构设置龙骨层的一侧或塑钢链的内部,该龙骨层通过加强板呈对称分布。
所述形变腔采用三角形结构的塑钢,且形变腔焊接固定在加强板的一侧,该形变腔与变尖为对应分布。
所述变尖采用同形变腔相同结构的塑钢,且变尖通过焊接固定在加强板的另一侧,该形变腔与变尖为错位的分布。
所述转口采用圆形结构的塑钢,且转口用于穿过转腔,该转口前端与转头为焊接固定。
所述夹腔采用圆形空腔结构的塑钢,且夹腔设置在塑钢链的内部,该夹腔用于填充龙骨层与加强板进行内部加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夹腔的设置,提高装置的整体夹持性能与放置性能,通过内部结构增加搭配外部折弯焊接结构形成稳定的做工环境,提高使用性能与安全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变尖的设置,保证装置的整体形变性能,确保装置在变形后的整体稳定性与贴合性,通过内部结构共通构造成为一种稳定状态,以此调高装置的整体使用体验与做工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好合拉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好合拉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3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自动输送装置
- 下一篇:火驱点火井温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