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刀具耐磨型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3355.7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7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平;张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盈惠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刀具 耐磨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刀具耐磨型密封结构,包括有刀具、输出轴、壳体、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第三接触面、硅胶密封圈、弹性密封装置;所述刀具的刀头插入输出轴的内腔;所述输出轴的内腔端口外还套有壳体,该壳体与输出轴之间沿输出轴内腔端口向外方向依次存在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所述壳体与刀具之间还存在第三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壳体与输出轴之间设有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壳体与输出轴之间于输出轴内腔端口向外方向的外端设有硅胶密封圈;所述第三接触面中部的壳体与刀具之间设有弹性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刀具刀头处的密封性能及其密封结构的耐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具耐磨型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也越来越关注机械的损耗,在采用自动化机械进行加工时,为适应不同功能或不同部位的加工,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刀具,因此动力输出轴的连接端与刀具的刀头拆装频率较高,磨损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刀具耐磨型密封结构,该刀具耐磨型密封结构提高了刀具刀头处的密封性能及其密封结构的耐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刀具耐磨型密封结构,包括有刀具、输出轴、壳体、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第三接触面、硅胶密封圈、弹性密封装置;所述刀具的刀头插入输出轴的内腔;所述输出轴的内腔端口外还套有壳体,该壳体与输出轴之间沿输出轴内腔端口向外方向依次存在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所述壳体与刀具之间还存在第三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第三接触面成阶梯型排列;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壳体与输出轴之间设有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壳体与输出轴之间于输出轴内腔端口向外方向的外端设有硅胶密封圈,该硅胶密封圈粘结于壳体上,且硅胶密封圈于输出轴内腔端口向外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第三接触面中部的壳体与刀具之间设有弹性密封装置,该弹性密封装置包括硅胶密封圈主体、弹簧元件、弧形面板;所述硅胶密封圈主体中部设有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两端焊接有弧形面板,弧形面板的外侧面为弧形面;所述弹簧元件通过端部的弧形面板卡于硅胶密封圈主体内;所述硅胶密封圈主体两侧还设有突出结构,该突出结构与壳体的预留槽卡固。
作为优选,所述硅胶密封圈与硅胶密封圈主体的内表面均设有连续的高低交替弧形突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刀具耐磨型密封结构提高了刀具刀头处的密封性能及其密封结构的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刀具耐磨型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处放大图。
图3为B处放大图。
其中:1为刀具,2为输出轴,3为壳体,4为第一接触面,5为第二接触面,6为第三接触面,7为硅胶密封圈,8为弹性密封装置,81为硅胶密封圈主体,82为弹簧元件,83为弧形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盈惠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盈惠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33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防护装置固定组件及设置其的电机
- 下一篇:一种光伏电缆安装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