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长轴泵端轴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3642.8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钟代琼;易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工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6 | 分类号: | F04D29/046;F04D29/08;F04D29/40;F04D2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长轴泵端轴 定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长轴泵端轴定位结构,包括泵体;联接管轴承室组件,位于在泵体的一端;泵体轴承室组件,与联接管轴承室组件相对安装在泵体另一端;泵轴,穿设于联接管轴承室组件、泵体和泵体轴承室组件构成的泵室结构轴向中心位置处,其两端位于联接管轴承室组件和泵体轴承室组件外侧;叶轮,位于泵体内,并穿套安装在泵轴上;密封盖,与泵体轴承室组件连接,并将泵轴端部罩入其中;联接管轴承室组件外侧设有联接管,联接管与泵体连接并夹紧联接管轴承室组件;联接管轴承室组件包括护管,泵轴的一端伸入到护管内,并位于护管轴向中心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长轴泵端轴定位结构,泵轴两端精准定位,且不存在浸润滑脱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尤其涉及一种多级长轴泵端轴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长轴泵多为悬臂式或下端水润滑轴承式结构,易伴随轴长而带来的扰动、叶轮摩擦等问题,且如果上部联接管轴承件因浸液破坏会有整体向下掉落的破坏性风险,极大的限制了泵轴及泵级的拓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级长轴泵端轴定位结构,泵轴两端精准定位,且不存在浸润滑脱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级长轴泵端轴定位结构,包括
泵体;
联接管轴承室组件,位于在所述泵体的一端;
泵体轴承室组件,与所述联接管轴承室组件相对安装在泵体另一端;
泵轴,穿设于所述联接管轴承室组件、泵体和泵体轴承室组件构成的泵室结构轴向中心位置处,其两端位于联接管轴承室组件和泵体轴承室组件外侧;
叶轮,位于所述泵体内,并穿套安装在泵轴上;
轴套,位于所述泵体轴承室组件内侧,并穿套安装在泵轴上;
密封盖,装有润滑油,与所述泵体轴承室组件连接,并将泵轴端部罩入其中;
机械密封,位于所述联接管轴承室组件内侧,与泵体连接,并与泵轴接触密封;
所述联接管轴承室组件外侧设有联接管,所述联接管与泵体连接并夹紧联接管轴承室组件;
所述联接管轴承室组件包括护管,所述泵轴的一端伸入到护管内,并位于护管轴向中心上。
进一步地,所述泵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泵体、多个空间导叶体和下泵体,所述联接管与上泵体连接并夹紧联接管轴承室组件,所述上泵体和多个空间导叶体分别对应设置叶轮。
进一步地,所述联接管轴承室组件包括
联接管轴承座,具有联接管轴承室和出口,安装于联接管和泵体之间,所述护管与联接管轴承座连接;
联接管轴承箱,位于所述联接管轴承室内,并穿套安装在泵轴上;
上锁紧圈,穿套安装在所述泵轴上,并位于联接管轴承箱上方;
上密封件,安装在所述联接管轴承箱上下的联接管轴承室内,与泵轴滑动接触密封。
进一步地,在所述护管与联接管轴承座的连接处安装护管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护管与联接管轴承座采用可拆卸式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泵体轴承室组件包括
泵体轴承座,具有泵体轴承室和过流孔,所述轴套下端下入到泵体轴承座内并在结合处安装下密封件,所述密封盖与泵体轴承座连接,并将泵轴端部封罩入其内部;
泵体轴承箱,位于所述泵体轴承室内,并穿套安装在泵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工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工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3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膏体液体两用自动分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吸头液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