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密的丝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4972.9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0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奇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元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36 | 分类号: | B41F1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叶琦炜 |
地址: | 5191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丝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密的丝印机,包括有基座,还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基座上的印刷组件、丝印网版以及工作台,工作台可沿水平横向及水平纵向移动,印刷组件以及丝印网版均可沿竖向上下运动,工作台上设置有丝印治具,丝印治具上设置有对位件,丝印网版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对位件相对应的感应点,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定位丝印治具的感应组件;本实用新型在丝印治具上设对位件,在丝印网版的下端面设置有与该对位件相对应的感应点,同时在工作台上设置有感应组件以定位丝印治具在工作台上的位置,确保丝印治具与丝印网版的位置相对应,提高丝印的精度,保证丝印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密的丝印机。
背景技术
丝印机是常见的用于印刷文字和图像的印刷机器,一般由涂墨、压印、传送等机构组成,丝网印刷的原理是: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该丝网印刷技术可应用于PCB 板印刷,传统的丝印机为半自动设备,需要手动调整放置在工作台上的PCB板与丝印网版的相对位置以及角度,操作繁琐,对工人的操作熟练度和经验要求高,丝印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高精密的丝印机,包括有基座,还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基座上的印刷组件、丝印网版以及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可沿水平横向及水平纵向移动,所述印刷组件以及所述丝印网版均可沿竖向上下运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丝印治具,所述丝印治具上设置有对位件,丝印网版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对位件相对应的感应点,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定位丝印治具的感应组件;本实用新型在丝印治具上设对位件,在丝印网版的下端面设置有与该对位件相对应的感应点,同时在工作台上设置有感应组件以定位丝印治具在工作台上的位置,确保丝印治具与丝印网版的位置相对应,提高丝印的精度,保证丝印质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印治具上设置有与PCB板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PCB板的厚度,其目的在于保证印刷压接将丝印网版压接到PCB板的上端面,避免丝印治具与丝印网版发生干涉,降低印刷质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翼设置有方便人手拿取 PCB板的开口,其目的在于方便将PCB板放入丝印治具中,提高人工操作的流畅度以及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有分设在工作台四周的距离传感器,并且相对的两个距离传感器的轴线不重合,其目的在于保证丝印治具定位在四个距离传感器的中心位置,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丝印治具与工作台的相对偏移角度,提高工作台安装丝印治具的适用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位件为竖向朝上设置的对射传感器,所述对射传感器内嵌在丝印治具上,其目的在于准确定位丝印网版与丝印治具之间的位置,保证丝印质量,并且保证丝印网版朝下运动时抵接PCB板而不与对射传感器接触,避免对射传感器与丝印网版相干涉。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位件有分设在丝印治具对角处的两个,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保证丝印治具与丝印网版之间的位置,避免丝印治具相对丝印网版产生角度便宜而影响丝印质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用于吸附丝印治具的若干个吸嘴,其目的在于确保丝印治具稳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且无需手动安装,避免了手动操作的不确定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印刷组件包括有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刮墨刀,其目的在于方便印刷组件来回刮墨以提高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墨刀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可驱动刮墨刀左右摆动,其目的在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刮墨刀相对丝印网版的偏移角度,提升丝印机的适用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墨刀包括有刷头以及设置在刷头上方的吹气管,吹气管用于清洁刷头,保证印刷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元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元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4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机构及材料拾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型材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