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接端子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5579.1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4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戴芳芳;吴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24;H01R13/02;H01R4/18;H01R13/59;H01R13/502;H01R13/52;H01R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固定 结构 | ||
1.一种压接端子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胶芯(400)和压接端子(500);
绝缘胶芯(400)包括前胶芯壳(420)和胶芯后盖(410);
前胶芯壳(420)的两侧设置有卡扣台(421);
前胶芯壳(420)的中部设置前传输线通孔(422);
胶芯后盖(410)的两侧设置有卡扣孔(411);
胶芯后盖(410)的中部设置后传输线通孔(412);
压接端子(500)包括端子骨架(510)和压接条(520);
压接条(520)对称的设置在端子骨架(510)上;
压接端子(500)的一端插接在前胶芯壳(420)的前传输线通孔(422)上;
压接端子(500)的另一端设置有方形孔(511),方形孔(511)与胶芯后盖(410)上的后传输线通孔(412)连接;
前胶芯壳(420)上的卡扣台(421)匹配的被胶芯后盖(410)上的卡扣孔(411)卡住使得压接端子(500)被紧固安装在绝缘胶芯(400)的内部;
传输线(700)从后传输线通孔(412)进入通过方形孔(511)被压接条(520)压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端子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夹螺母(100)和插头外壳(300);
插头外壳(300)的一端与尾夹螺母(100)螺纹连接;
插头外壳(300)的另一端设置有容置空间(310);
安装有压接端子(500)的绝缘胶芯(400)安装在容置空间(31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接端子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片(600);
前胶芯壳(420)设置有第一夹紧部件(424)和第二夹紧部件(425);
第一夹紧部件(424)与前胶芯壳(420)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428);
第二夹紧部件(425)与前胶芯壳(420)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429);
第一插接槽(428)、第二插接槽(429)分别为U形结构;
第一夹紧部件(424)设置有第一夹紧台(426);
第二夹紧部件(425)设置有第二夹紧台(427);
当绝缘胶芯(400)安装到容置空间(310)中时,固定片(600)分别插装到第一插接槽(428)、第二插接槽(429)驱使第一夹紧台(426)和第二夹紧台(427)分别挤紧插头外壳(300)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端子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线胶圈(200)和插头密封圈(800);
插头外壳(300)与尾夹螺母(100)的连接端延伸出多个支撑条(320);
多个支撑条(320)围成圆柱形的支撑条通孔(321);
出线胶圈(200)设置在支撑条通孔(321)中;
插头密封圈(800)设置在支撑条通孔(321)周向的外侧;
出线胶圈(200)和插头密封圈(800)都设置在尾夹螺母(100)和插头外壳(30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端子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前传输线通孔(422)的数量为多个;
后传输线通孔(412)的数量为多个;
前传输线通孔(422)的数量与后传输线通孔(412)的数量相匹配;
压接端子(500)的数量分别与前传输线通孔(422)的数量、后传输线通孔(412)的数量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端子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端子(500)的数量小于前传输线通孔(422)的数量;
压接端子(500)的数量小于后传输线通孔(412)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端子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前传输线通孔(422)之间设置有通孔隔板(423)。
8.一种压接端子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胶芯(400)和压接端子(500);
绝缘胶芯(400)包括前胶芯壳(420)和胶芯后盖(410);
前胶芯壳(420)的两侧设置有卡扣台(421);
前胶芯壳(420)的中部设置前传输线通孔(422);
胶芯后盖(410)的两侧设置有卡扣孔(411);
胶芯后盖(410)的中部设置后传输线通孔(412);
压接端子(500)包括端子骨架(510)和压接条(520);
压接条(520)对称的设置在端子骨架(510)上;
压接端子(500)的一端插接在前胶芯壳(420)的前传输线通孔(422)上;
压接端子(500)的另一端设置有方形孔(511),方形孔(511)与胶芯后盖(410)上的后传输线通孔(412)连接;
前胶芯壳(420)上的卡扣台(421)匹配的被胶芯后盖(410)上的卡扣孔(411)卡住使得压接端子(500)被紧固安装在绝缘胶芯(400)的内部;
传输线(700)从后传输线通孔(412)进入通过方形孔(511)被压接条(520)压住;
还包括尾夹螺母(100)和插头外壳(300);
插头外壳(300)的一端与尾夹螺母(100)螺纹连接;
插头外壳(300)的另一端设置有容置空间(310);
安装有压接端子(500)的绝缘胶芯(400)安装在容置空间(310)中;
还包括固定片(600);
前胶芯壳(420)设置有第一夹紧部件(424)和第二夹紧部件(425);
第一夹紧部件(424)与前胶芯壳(420)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428);
第二夹紧部件(425)与前胶芯壳(420)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429);
第一插接槽(428)、第二插接槽(429)分别为U形结构;
第一夹紧部件(424)设置有第一夹紧台(426);
第二夹紧部件(425)设置有第二夹紧台(427);
当绝缘胶芯(400)安装到容置空间(310)中时,固定片(600)分别插装到第一插接槽(428)、第二插接槽(429)驱使第一夹紧台(426)和第二夹紧台(427)分别挤紧插头外壳(300)的内壁;
还包括出线胶圈(200)和插头密封圈(800);
插头外壳(300)与尾夹螺母(100)的连接端延伸出多个支撑条(320);
多个支撑条(320)围成圆柱形的支撑条通孔(321);
出线胶圈(200)设置在支撑条通孔(321)中;
插头密封圈(800)设置在支撑条通孔(321)周向的外侧;
出线胶圈(200)和插头密封圈(800)都设置在尾夹螺母(100)和插头外壳(300)之间;
前传输线通孔(422)的数量为多个;
后传输线通孔(412)的数量为多个;
前传输线通孔(422)的数量与后传输线通孔(412)的数量相匹配;
压接端子(500)的数量分别与前传输线通孔(422)的数量、后传输线通孔(412)的数量相匹配,或者压接端子(500)的数量分别小于前传输线通孔(422)、后传输线通孔(412)的数量;
相邻的前传输线通孔(422)之间设置有通孔隔板(4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55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网治具贴合机
- 下一篇:一种反应釜内搅拌轴的稳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