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染布脱水机自动出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7392.5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1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金如苗;沈兴良;高梅林;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柯桥佳宇兴腾染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10 | 分类号: | F26B13/10;F26B23/06;F26B25/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布 脱水机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染布脱水机自动出布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和脱水机构,所述固定底座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底座上表面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脱水机构设置在固定底座的上端,所述脱水机构由第一平整轴、第二平整轴、安装架和电热棒组成,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平整轴,所述第一平整轴通过轴承与固定底座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平整轴的下端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平整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快速自动进行出布,同时能够对布料进行平整完全除水处理,同时能够快速整理布料,减少人工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染布脱水机自动出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的快速发展,各种行业都在飞速发展,尤其是一些制造行业,比如:布料行业,布料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布料的花色也越来越多,在布料染色后需要进行脱水、烘干以及平整等处理,在染布完成脱水后染布需要人工将完成脱水后的布料取出整理再进行相应的处理,严重的影响了染布的脱水效率,脱水后的染布上仍然会有少量的水分残留,同时经过脱水后的染布表面会有很多的褶皱,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严重的影响了染布的出布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布脱水机自动出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染布脱水机自动出布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和脱水机构,所述固定底座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底座上表面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脱水机构设置在固定底座的上端,所述脱水机构由第一平整轴、第二平整轴、安装架和电热棒组成,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平整轴,所述第一平整轴通过轴承与固定底座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平整轴的下端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平整轴,所述第二平整轴通过轴承与固定底座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平整轴和第二平整轴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上在第一平整轴和第二平整轴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下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电热棒,所述电热棒的下端设置在空腔内部,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在靠近固定底座中心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上在限位板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收料管,所述收料管通过轴承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上在收料管的下端设置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上端通过轴承与收料管的下端连接,所述收料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吸附孔,所述固定底座在支撑管远离第二电机的一侧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通过支撑管与收料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在第一平整轴和第二平整轴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通过轴承与第一平整轴和第二平整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上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上端设置在限位板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靠近固定板中间一侧的侧面上通过设置凹槽活动设置有若干个滚轴。
优选的,所述滚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硅胶层。
优选的,所述吸附孔的直径在0.3厘米到0.5厘米之间,所述吸附孔上设置有纱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脱水机构,脱水机构设置在固定底座的上端,脱水机构由第一平整轴、第二平整轴、安装架和电热棒组成,电热棒的下端设置在空腔内部,通过脱水机构的作用,可以快速自动的进行出布操作,同时将布料进行收卷整理,简化后续工作人员的操作,提高出布效率,可以快速有效的染布上残留的水分进行去除,不需要后续进行相应的烘干平整操作,减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柯桥佳宇兴腾染整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柯桥佳宇兴腾染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73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钉墙面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层组合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