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线辅助装置及光缆护套挤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7956.5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5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李博文;何新东;赵现伟;刘中奎;王海成;张少田;汪东明;李季;王东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154 | 分类号: | B29C48/154;B29C48/285;B29C48/32;B29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线 辅助 装置 光缆 护套 挤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线辅助装置及光缆护套挤出装置,涉及光缆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引导模;引导模上设有缆芯穿入通道和加强件穿入通道,引导模用于连接在机头模芯上,缆芯穿入通道的出口用于与机头模芯的缆芯定位孔对应连通设置,加强件穿入通道的出口用于与机头模芯的钢丝定位孔对应连通设置。解决了操作人员无法准确地将加强件穿入到钢丝定位孔内,且容易将加强件穿入到缆芯定位孔内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加强件准确穿设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穿线辅助装置及光缆护套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光缆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光缆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
光缆通常包括缆芯、加强件、套管和护套层,其中,缆芯的类型有多种,比较常见的有层绞式缆芯和中心管式缆芯,对于层绞式缆芯其中心为钢丝,外围由套管和填充绳绞合组成,套管包裹在中心钢丝的外侧,加强件连接在套管的外侧,且沿缆芯中心对称分布于两边;护套层包裹在加强件的外侧,对整体进行包裹。其中,光纤的强度低,加强件可以提高光缆整体的强度,在悬挂或施工过程中,保证光缆不发生断裂。其中,加强件为钢丝或非金属纤维或其他。以加强件为钢丝为例,制造光缆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着色工艺、二套工艺、成缆工艺、护套工艺,其中,在护套工艺中,需要用到机头模芯,在护套工艺开始前,需要操作人员将机头模芯固定在机头模芯座上,然后将钢丝从机头入口伸入机头内,从模芯后侧的钢丝孔穿过,拉出机头,方便将钢丝与缆芯包裹在护套内。
现有的机头模芯包括前模芯组件和后模芯组件,前模芯组件开有进料腔,后模芯组件开有挤压腔,进料腔的底面中心开有与挤压腔连通的缆芯定位孔,进料腔的底面还开有至少两个与挤压腔连通的钢丝定位孔;后模芯组件的结构为锥形,穿设钢丝时,需要从直径较大的一端穿出直径较小的一端,由于钢丝较细且呈不平直状态,而且缆芯定位孔与钢丝定位孔距离较近,操作人员很容易将钢丝穿入到缆芯定位孔内,导致钢丝的穿错,由此无法保证钢丝准确地穿入到钢丝定位孔内,无形中增加了穿钢丝的时间,增加了穿钢丝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穿线辅助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操作人员无法准确地将钢丝穿入到钢丝定位孔内,且容易将钢丝穿入到缆芯定位孔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光缆护套挤出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人员无法准确地将钢丝穿入到钢丝定位孔内,且容易将钢丝穿入到缆芯定位孔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线辅助装置,包括引导模;
所述引导模上设有缆芯穿入通道和加强件穿入通道,所述引导模用于连接在机头模芯上,所述缆芯穿入通道的出口用于与机头模芯的缆芯定位孔对应连通设置,所述加强件穿入通道用于与机头模芯的钢丝定位孔对应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模包括相互连接的锥形段和柱型连接段;
所述缆芯穿入通道和所述加强件穿入通道均贯穿所述锥形段和柱型连接段;
所述锥形段用于伸入机头模芯的挤压腔内,所述柱型连接段用于与机头模芯的进料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辅助装置还包括定位件;
所述定位件套设在所述引导模上,且所述定位件的外侧用于与机头模芯连接,以实现所述引导模与机头模芯在轴向方向的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缆护套挤出装置,包括机头模芯和如上所述的穿线辅助装置;
所述穿线辅助装置连接在机头模芯内。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模芯的进料腔的内壁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引导模的外周面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以实现所述引导模与所述机头模芯在周向方向上的相对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7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