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机组箱变低压侧电缆出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8769.9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8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勋;熊沥鑫;陈志刚;郭涛;梁善伦;陈朝俊;林焕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H02G3/04;H02G3/03;F03D13/20;F03D80/8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528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低压 电缆 出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风电机组箱变低压侧电缆出线结构,包括箱变低压侧电缆和管状的电缆走线槽,所述电缆走线槽设于风电机组的塔筒外部爬梯下方,其一端连接至供箱变低压侧电缆穿出的面板上,该面板位于塔筒门的下方,其另一端沿箱变低压侧电缆的走线方向延伸,并伸至地面的泥土中;所述箱变低压侧电缆与塔筒内部的变流器相连接后沿塔筒内壁布线至塔筒内的基础平台上,在基础平台上弯曲布线并向上延伸穿出面板,经电缆走线槽出线后埋入泥土中连接至风电机组箱的箱变。本实用新型的箱变低压侧电缆通过塔筒门下方的面板出线,不会破坏风机基础的结构,有效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风电机组箱变低压侧电缆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正朝着大型化发展,单机发电容量越来越大,变流器至箱变的动力电缆(即箱变低压侧电缆)的根数越来越多,一般是将这些电缆穿入PVC管埋入风机基础,这样风机基础的整体结构就会被PVC管破坏,埋管根数越多对风机基础破坏越大,造成基础强度不够,影响风力发电机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电机组箱变低压侧电缆出线结构,不需通过基础埋管出线,箱变低压侧电缆通过塔筒门下方的面板出线,不会破坏风机基础的结构,有效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电机组箱变低压侧电缆出线结构,包括箱变低压侧电缆,还包括管状的电缆走线槽,所述电缆走线槽设于风电机组的塔筒外部爬梯下方,其一端连接至供箱变低压侧电缆穿出的面板上,该面板位于塔筒门的下方,其另一端沿箱变低压侧电缆的走线方向延伸,并伸至地面的泥土中;所述箱变低压侧电缆与塔筒内部的变流器相连接后沿塔筒内壁布线至塔筒内的基础平台上,在基础平台上弯曲布线并向上延伸穿出面板,经电缆走线槽出线后埋入泥土中连接至风电机组箱的箱变。
进一步,所述管状的电缆走线槽是由顶部结构和底部结构通过螺栓连接组成,所述顶部结构的顶面通过螺栓与塔筒的爬梯相连接,且该顶部结构为防水、防紫外线的密封结构,所述底部结构为栅格板,用于箱变低压侧电缆散热,所述栅格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加强板。
进一步,所述面板上设有多个出线大孔和出线小孔,所述出线大孔用于箱变低压侧电缆的穿出,所述出线小孔用于控制电缆的穿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箱变低压侧电缆走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不破坏风机基础,能够有效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的箱变低压侧电缆不走埋管,节约电缆用量,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塔筒门下方壁厚较薄的面板上开孔,避免了在塔筒上开孔,不影响塔筒本体的强度。
4、本实用新型的电缆走线槽具有防水、防紫外线的功能,能够保护箱变低压侧电缆,且其底部为栅格板,利于箱变低压侧电缆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走线槽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走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开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变低压侧电缆弯曲走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未经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8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