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界面强化的湿式氧化法处理工业污泥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9918.3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6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炳;周政;张锋;李磊;孟为民;王宝荣;杨高东;罗华勋;杨国强;田洪舟;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8 | 分类号: | C02F11/08;B01F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界面 强化 氧化 处理 工业 污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界面强化的湿式氧化法处理工业污泥的系统,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设有气体进口、工业污泥进口和反应产物出口;微界面发生器,所述微界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内壁上,且所述微界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气体进口附近;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气体进口与相连;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物料冷却进口和物料冷却出口,所述物料冷却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产物出口连通;以及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物料分离进口、气相产物出口、液相产物出口和固相产物出口,所述物料分离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物料冷却出口连通;其中,所述进气管道通过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微界面发生器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界面强化的湿式氧化法处理工业污泥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医药、造纸、印染、石化等行业发展迅速。这在给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工业废水等环境问题。目前,工业废水多采用以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各种生物方式处理,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工业污泥成分极其复杂,含有大量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盐类等物质。此外,某些特定行业(如医药行业)的污泥中含有大量耐药微生物,如果不慎进入自然环境中,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风险。结合上述特点,绝大多数工业污泥在我国被认定为危险废物。因此,企业需要支付高昂的处理费用,将污泥交由专业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完成最终处置。
为了减少工业污泥的转运量,降低污泥处置成本,企业一般会在厂内对污泥进行预处理,降低污泥中有机物的含量,同时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目前湿式氧化法处理工业污泥的技术被广泛应用,湿式氧化法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彻底分解,从而减少污泥中固体含量。同时,该方法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业污泥的脱水性能。但是工业污泥组成成分复杂,往往需要在较高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下进行。过高的反应压力不仅使得生产成本增加,而且还降低了装置的安全性,因此,需要一种微界面强化的湿式氧化法处理工业污泥的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界面强化的湿式氧化法处理工业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釜,所述反应釜设有气体进口、工业污泥进口和反应产物出口;
微界面发生器,所述微界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内壁上,且所述微界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气体进口处;
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气体进口与相连;
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物料冷却进口和物料冷却出口,所述物料冷却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产物出口连通;以及
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物料分离进口、气相产物出口、液相产物出口和固相产物出口,所述物料分离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物料冷却出口连通;以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检测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检测控制元件;
其中,所述进气管道通过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微界面发生器连通,所述微界面发生器用于将来自所述气体进口的氧气打碎成微米级别的气泡。
可选地,所述微界面发生器为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液动式微界面发生器或气液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微界面发生器通过焊接或紧固件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反应釜中。
可选地,所述反应釜内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所述微界面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99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微界面强化煤间接液化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黑臭水的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