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壳压铸模具浇口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0687.8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蒋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北仑超洋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压铸 模具 浇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壳压铸模具浇口,包括注料套,注料套连接直浇道,直浇道连接多个内浇道,内浇道的内壁上设有锥形套和直筒套,锥形套内腔为锥形腔,直筒套的内腔为直筒腔,锥形腔与直浇道的内腔连通,直浇道内注入金属熔液时,金属熔液进入各个内浇道的锥形腔时,金属熔液流动的口径变小即可快速流动到直筒腔并进入到模具的型腔内,提高了内浇道内金属熔液的注液速度,防止金属熔液在内浇道中凝固堵塞内浇道;直浇道的自由端带有开口,开口与直浇道的内腔连通,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封盖,封盖与直浇道螺纹连接,如果直浇道出现金属熔液半凝固堵塞时,可以打开封盖,从直浇道端部的开口清理金属熔液,保证直浇道畅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领域,尤其是一种变速器壳压铸模具浇口。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的浇铸系统由浇口套、流道、浇口组成,在浇注过程中,金属熔液直接经浇口套、流道、浇口进入模具型腔。现有压铸模具由采用整体式入料筒向分体式入料筒转变,浇口套是必然的产物。
现在的压铸模具浇口在向压铸模具型腔供给金属熔液时,首先是缓慢向型腔注入金属熔液直到金属熔液遍布型腔内后再高速注入金属熔液,在注入金属熔液时存在的问题是从直浇道进入到各个分支浇道的金属熔液流动不够快,主要是因为分支浇道与直浇道的连接口口径偏大且容易受到分支浇道弯曲结构的阻力导致的;
另外,现在的压铸模具浇口在出现金属熔液半凝固堵塞直浇道时,直浇道内的凝固金属熔液不方便导出,这个是压铸模具浇口普遍存在的问题;
压铸模具浇口在连接注料管时,传统的方式是在注料管的端部安装螺纹头,螺纹头直接与压铸模具浇口的注料口螺纹连接,这种螺纹连接方式的弊端在于,螺纹头转动拧入到注料口时,注料管随着螺纹头一起转动导致注料管拧麻花,这样的话,在注料管被拧麻花的位置金属熔液流动不流畅,很容易造成注料不通畅或者注料管被冲脱,螺纹头直接连接的方式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变速器壳压铸模具浇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速器壳压铸模具浇口,包括注料套,注料套连接直浇道,直浇道连接多个内浇道,内浇道连接变速器壳压铸模具的型腔,所述直浇道的自由端带有开口,开口与直浇道的内腔连通,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封盖,封盖与直浇道螺纹连接,所述内浇道的内壁上设有锥形套和直筒套,锥形套内腔为锥形腔,直筒套的内腔为直筒腔,直筒腔的一端与锥形腔连通,另一端与变速器壳压铸模具的型腔连通,锥形腔与所述直浇道的内腔连通。
上述的一种变速器壳压铸模具浇口,所述注料套带有注料口,注料口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注料口的侧面设有环形密封槽,注料口通过快接机构连接注料管。
上述的一种变速器壳压铸模具浇口,所述快接机构包括快接螺纹套,快接螺纹套包括插入部和转动部,插入部与注料口对应,插入部的表面设有与注料口内壁上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快接螺纹套远离插入部的一端设有环形卡接板,环形卡接板连接注料管。
上述的一种变速器壳压铸模具浇口,注料管的端部设有两个法兰,两个法兰之间形成环形卡接口,环形卡接口与所述环形卡接板卡合。
上述的一种变速器壳压铸模具浇口,所述插入部的侧面设有环形密封套,环形密封套与所述注料口内侧的环形密封槽吻合。
上述的一种变速器壳压铸模具浇口,变速器壳压铸模具的型腔内设有变速器壳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北仑超洋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北仑超洋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0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后自动调节式汽车座椅
- 下一篇:一种操作票写字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