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0939.7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7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武国芳;周静坤;董耀华;朱珊珊;郑阿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静华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临时 支护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涉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承载基板、过渡衔接框架、中间支护板以及上支护框架,其中,在过渡衔接框架上焊接有横纵交错的加强板,且在上支护框架的内部同样设置有加强结构,这种结构的设置提高了支护模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抗形变能力,从而防止了支护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降低了施工成本,且两块支护模具在拼接时,借助卡接凸块和卡节操,可以对两个支护模具在拼接时进行定位处理,提高了实用性能,通过将若干根锥杆捶打到地表以下,形成稳固的根深结构,用于提供支护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横向约束,防止支护模具发生偏移的问题,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
背景技术
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在建筑施工中,基坑开挖是在建造建筑物时,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为了防止基坑的承载力下降,基坑开挖后,需要对基坑进行支护处理。
目前,针对基坑的支护,所用到的装置通常为钢质的支护模具,但是现有的支护板,在结构上不仅复杂,而且在功能上也较为的单一化,支护模具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因其自身的强度不够,使得在基坑坑面的挤压作用下,支护模具的侧板经常出现变形的问题,而支护模具的投入成本高,且为了减小工程的误差数据,发生变形的支护模具无法再次使用,造成浪费,另外,支护模具在对基坑的坑面进行约束的过程中,因支护模具得到的稳固性不够,而造成基坑的坑面发生滑坡的现象,因此,使得支护模具实际的约束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解决了现有建筑基坑所使用的支护模具,因其自身的承载强度达不到承载基坑的要求,而造成支护模具发生变形以及建筑基坑发生滑坡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包括与建筑基坑的内坑面相贴合的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底部承载面的四个拐角位置均贯穿式固定连接有稳固结构。
所述支护结构包括固定与基坑的内部底面相接触的承载基板,所述承载基板与建筑基坑内侧面相邻的端面上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过渡衔接框架,所述过渡衔接框架的顶部端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中间支护板,所述中间支护板的顶部端面焊接固定连接有上支护框架,所述上支护框架和中间支护板的一侧端面均固定焊接设置有卡接凸块,且上支护框架和中间支护板的另一侧端面均固定焊接设置有卡接槽。
优选的,所述承载基板上表面的四个拐角位置固定开设有拓位槽孔,所述拓位槽孔与承载基板的底面相连通,所述承载基板的内部的中间位置贯穿式固定开设有过水通孔。
优选的,所述过渡衔接框架为一种弧形结构的构件,且过渡衔接框架的弧度为90°,所述过渡衔接框架的内部贯穿式固定开设有尺寸和形状均相适配的撬动调整通孔。
优选的,所述中间支护板与建筑基坑内坑面相背离的端面上分别固定焊接有横向加强支撑板和纵向加强支撑板,所述横向加强支撑板和纵向加强支撑板在中间支护板的背面上呈交错分布,所述横向加强支撑板和纵向加强支撑板共同形成网格状的加强支撑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接凸块和卡接槽的数量均至少设置四个,且数量和位置均呈一一对应,所述卡接凸块为一种立方体空心结构的构件,所述卡接槽为一种“凵”字形结构的构件,所述卡接凸块的外部尺寸与卡接槽的内部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上支护框架整体为一种直角梯形的构件,所述上支护框架的内侧壁固定焊接设置有若干根支护板条,所述上支护框架的上表面对称式固定设置有两个运载吊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静华,未经梁静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09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测试的仿生口腔结构
- 下一篇:一种余油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