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絮凝高效水油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1573.5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6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硬派供水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刘苗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高效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絮凝高效水油分离器,涉及污水处理域,包括分离器主体,包括分离器主体,所述分离器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聚油口,所述分离器主体和聚油口形成凸字形结构,所述聚油口的外壁缠绕固定安装有冷凝管,所述聚油口活动安装有收集废油用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大小与聚油口的内部大小相适配,所述支撑框的顶部为开口结构,且沿开口结构设置有外凸的支撑边檐,所述支撑框的底部为呈阵列开设有多个贯穿聚油孔的栅格板。本实用新型中冷凝管使聚油口处的油层固化,退油板既能保证固化油层留在支撑框内,同时退柱穿过聚油孔向外顶起固化油层,便于对油层进行清理,而固化油层中含水量极少,真正达到了水、油分离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絮凝高效水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絮凝高效水油分离器(公开号:CN208429982U),其虽名为“一种电絮凝高效水油分离器”,但其中“电絮凝”作用的主体为污水中的颗粒杂质,通过点解产生絮凝剂吸附颗粒杂质,而并非吸附油污,对于油污依然是通过简单的刮除液面上层的油液来进行,其不仅除油效率极低,且刮下来的油层依然含有大量的水分,实质上并没有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电絮凝高效水油分离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絮凝高效水油分离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絮凝高效水油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所述分离器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聚油口,所述分离器主体和聚油口形成凸字形结构,所述聚油口的外壁缠绕固定安装有冷凝管,所述聚油口活动安装有收集废油用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大小与聚油口的内部大小相适配,所述支撑框的顶部为开口结构,且沿开口结构设置有外凸的支撑边檐,所述支撑框的底部为呈阵列开设有多个贯穿聚油孔的栅格板,所述支撑框的两端侧壁均开设有两个纵向贯穿的活动通孔,所述活动通孔内均伸缩滑动安装有连接杆,且位于支撑框同一端的两根连接杆的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把手,且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退油板上。
优选的,所述退油板的大小与支撑框的底部大小相等。
优选的,所述退油板包括板体和退柱,所述板体的两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数量、位置与聚油孔相对应的退柱。
优选的,所述退油板的底部呈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聚油口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分离器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液口,另一侧设置有排液口,且排液口处安装有泵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中,在分离器主体的顶部开口处设一个聚油口以及冷凝管,且在聚油口处安装有可拆卸式的支撑框、退油板,冷凝管使聚油口处的油层固化,退油板既能保证固化油层留在支撑框内,同时退柱穿过聚油孔向外顶起固化油层,便于对油层进行清理,而固化油层中含水量极少,真正达到了水、油分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框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退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硬派供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硬派供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15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的抓手结构
- 下一篇:一种非集装机械密封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