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区块链门禁系统用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1774.5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5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军;陈鸿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九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7C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650231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门禁 系统 移动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区块链门禁系统用移动终端,包括身份验证装置、门禁感知装置、身份认证控制装置和门禁鉴权控制装置;身份验证装置与身份认证控制装置连接,门禁感知装置与门禁鉴权控制装置连接;且身份验证装置能与用户使用终端通信连接,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终端;且门禁感知装置能与用户使用终端通信连接,用于感知到需要通过的门禁。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经过认证授权的可信移动终端,同时结合移动端的设备绑定、指纹识别、人像识别、定位以及网络设备信息等,在丰富门禁认证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特性,降低了对门禁设备对身份识别装置的依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区块链门禁系统用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公司办公楼每天都有很多人员进出,包括访客、员工等。为了保障员工进出公司的便利性及安全性,通常使用IC卡或NFC卡等实体密钥的方式,或通过指纹识别以及人像识别等生物特征作为认证密钥。实体密钥存在遗失风险,导致办公楼不安全。虽然指纹识别以及人像识别等方式规避了实体密钥遗失的风险,但需要管理大量的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等,对于规模较大的办公楼,增加了管理复杂度,容易出现信息不一致,同样带了办公楼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区块链门禁系统用移动终端,在丰富门禁认证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特性,降低对门禁设备对身份识别装置的依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区块链门禁系统用移动终端,包括身份验证装置、门禁感知装置、身份认证控制装置和门禁鉴权控制装置;所述身份验证装置与身份认证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门禁感知装置与门禁鉴权控制装置连接;且所述身份验证装置能与用户使用终端通信连接,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终端;且所述门禁感知装置能与用户使用终端通信连接,用于感知到需要通过的门禁;所述身份验证装置包括以下组件:触摸屏模块、指纹识别模块、第一摄像头模块和第一NFC传感器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门禁感知装置包含以下组件:WIFI模块、蓝牙模块、GPS模块、第二NFC模块和第二摄像头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触摸屏模块与身份认证控制装置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与身份认证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摄像头模块与身份认证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NFC传感器模块与身份认证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WIFI模块与门禁鉴权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蓝牙模块与门禁鉴权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GPS模块与门禁鉴权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NFC模块与门禁鉴权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摄像头模块与门禁鉴权控制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经过认证授权的可信移动终端,同时结合移动端的设备绑定、指纹识别、人像识别、定位以及网络设备信息等方式。在丰富门禁认证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特性,降低对门禁设备对身份识别装置的依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九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九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1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