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2768.1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0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峰;朱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亿珀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8 | 分类号: | G01K1/08;G01K1/12;G01K7/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刘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tc 热敏电阻 温度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属于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传感探头和外接的信号传输线,所述传感探头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通过隔板上下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有铝座,且所述铝座与所述传感探头外部的所述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还安装有热熔玻璃管,所述热熔玻璃管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接触,所述热熔玻璃管的内部填充盐酸液,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安装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安装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的底端设有引脚,所述引脚穿过所述隔板与铝座焊接。通过热熔玻璃管受到高温破裂,内部盐酸液流出对铝座进行腐蚀,导致热敏电阻断路,保护热敏电阻不被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是通过热敏电阻根据温度变化而电压产生变化进行温度的检测,热敏电阻器是敏感元件的一类,按照温度系数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一类电阻值随温度增大而减小的一种传感器电阻。广泛用于各种电子原件中,如温度传感器、可复式保险丝及自动调节的加热器等。
在工业生产上温度传感器是一些设备自动化工作的重要探测仪器,由于工业生产中温度有时会过高,因此温度传感器探头内部的热敏电阻在温度过高时易损坏,缺少热敏电阻保护结构,造成经济损失,并且一般传统的传感器探头采用单层的壳体,抗压能力差,外部收到压力或者冲击容易损坏内部的热敏电阻,因此不够安全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接触过高的温度时易损坏,以及探头抗压能力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具有过温保护,热敏电阻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探头和外接的信号传输线,所述传感探头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通过隔板上下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有铝座,且所述铝座与所述传感探头外部的所述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还安装有热熔玻璃管,所述热熔玻璃管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接触,所述热熔玻璃管的内部填充盐酸液,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安装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安装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的底端设有引脚,所述引脚穿过所述隔板与铝座焊接。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与外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导热铜片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敏电阻的表面与内壳体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传感探头的底端还安装连接座,连接座通过螺纹接头与传感探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底端还设有安装接头,信号传输线穿过安装接头与传感探头内部的铝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传感探头的第一空腔内部设置热熔玻璃管,热熔玻璃管受到高温时熔化破裂,内部的盐酸液流出与铝座接触,发生置换反应,铝座被腐蚀,此时引脚与信号传输线之间的电性连接断开,热敏电阻断电,因此即使高温超出热敏电阻的工作范围,通过切断电路的方式也可以保护热敏电阻不被损坏。
2、通过将热敏电阻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的内壳体上,内外壳体通过导热铜片传递热量,即使外壳体收到挤压或者冲击,也不会损坏内壳体的热敏电阻,提高了热敏电阻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探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亿珀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亿珀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2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