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理位置定位用便携式打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2787.4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6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郭祥;刘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合律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G01D21/02;G01S19/14;G08B19/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丽君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迎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理位置 定位 便携式 打卡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理位置定位用便携式打卡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安装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进气口、吸尘网、气泵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和进气口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吸尘网,所述接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指纹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警报装置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摄像装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便于使用者进行携带,提前将员工的指纹和面貌进行录入,可以方便员工在出差过程进行每天的打卡操作,为公司的考勤评价,带来便利,同时该装置便于操作,能够实时对位置进行更新,可以对使用者进行有效提醒和帮助,在位置错误时,也能够进行警报使用者,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办公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理位置定位用便携式打卡机。
背景技术
第一代是插卡式考勤机,70年代,逐渐代替了手工记录考勤,他是在一个金属制成的卡片上有规律的打上孔,然后用感光元件和光投影区别人的编号,8086处理器或者80286处理器。但金属片容易变形,造成了识别的误差.再加上分辨率的限制,这种考勤机在动辄几千人的煤矿中没有普遍推广。
第二代是条形码考勤机,在矿灯的光柱中利用光学原理投影出一个条形码的像,工人下井前用矿灯照射一下专门的考勤探头就可以考勤。这种方式方便快捷,我国最早下井用的就是这样的考勤机。但是矿灯毕竟是一种经常工作在恶劣环境中的器械,所以维修频繁,投影的走样是捆扰大家的一个难题。
第三代是磁卡型考勤机,现在最为普遍的考勤机,像煤矿工人下井刷卡上井刷卡已经成了大家的习惯
第四代是生物身份识考勤机,是利用人的生物特征来识别的,这种考勤机只要人的一个手指、手撑、人脸放在放在或面向读头就可以识别了非常方便而且可以防止代打卡现象,提高管理制度
第五代是摄像考勤机、拍照考勤机,有效解决了生物识别对环境和使用人群的限制,智能卡管理和人工管理相结合,可有效适应于工厂、工矿企业等环境。是现如今使用最多的种类。
然而现有的打卡机在业务人员使用过程,不能够对出差的员工进行打卡操作,不便公司进行有效的考勤评价,同时也不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理位置定位用便携式打卡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理位置定位用便携式打卡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安装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进气口、吸尘网、气泵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和进气口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吸尘网,所述吸尘网的一侧安装有气泵,所述机体的内腔中安装有指纹器、处理器、控制器、无线发射装置、警报装置、接触传感器和存储器,所述接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指纹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指纹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于无线发射装置、警报装置、存储器、指示装置、GPS定位装置和语音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警报装置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摄像装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前端安装有显示器,且显示器的下端安装有控制按键。
优选的,所述接触传感器包括烟雾接触传感器、紫外线接触传感器、粉尘接触传感器和温度接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摄像装置为360度紫外线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警报装置为闪烁时鸣笛红色灯。
优选的,所述GPS定位装置为自带信号定位器。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腔中安装有WIFI信号发射器。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腔中安装有蓄电池,且机体的一侧安装有电源线。
优选的,所述指示装置包括闪烁式LED灯和语言指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合律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合律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27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余隙容积式气缸
- 下一篇:散热模块与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