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花生仁热风烘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3562.0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2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于小华;杨增龙;宋福荣;王青;于强;孔德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2/08 | 分类号: | A23N12/08;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37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仁 热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生仁热风烘炒装置,包括烘炒箱,所述烘炒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腿,所述烘炒箱的表面设置有进出料机构,所述烘炒箱的右侧面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转动杆,所述烘炒箱内部的左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阻挡漏板、加热块、通气孔和风扇,使得风扇转动通过通气孔带动烘炒箱底部空气流动,加热块对烘炒箱底部加热升温,从而使得热空气通过阻挡漏板对其上方的花生仁进行加热烘炒,有效的防止了加热块与花生仁直接接触造成炒焦,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生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花生仁热风烘炒装置。
背景技术
花生油呈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在花生油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对花生仁进行烘炒,烘炒的效果直接影响花生油质量的好坏;
传统的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目前,现有的绝大多数烘炒装置都是通过底部的加热块直接与花生仁接触烘炒,导致底部的花生仁长时间与加热块接触容易炒焦,同时花生仁在烘炒过程中受热不均匀,导致烘炒效果差,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生仁热风烘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花生仁热风烘炒装置,包括烘炒箱,所述烘炒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腿,所述烘炒箱的表面设置有进出料机构,所述烘炒箱的右侧面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转动杆,所述烘炒箱内部的左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杆的左端延伸至烘炒箱的内部并与第一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表面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烘炒箱内部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阻挡漏板,所述烘炒箱内部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设置有加热块,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机构。
优选的,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固定设置在烘炒箱顶部的左端,所述进料斗的内部与烘炒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烘炒箱的左侧壁活动设置有活动塞。
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竖杆,所述竖杆固定设置在转动杆的表面,所述竖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混合块。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数量为五个,且五个竖杆等距离的均匀分布在转动杆的表面,所述混合块的侧面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设置在安装箱内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烘炒箱的底部和安装箱的顶部均贯穿设有通气孔,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延伸至通气孔的内部并固定设置有风扇,所述支撑杆中部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安装箱的右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壁固定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箱的内部并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与第一齿轮的表面相啮合,所述驱动杆的右端与转动杆右端之间设置有连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连动机构包括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固定设置在驱动杆右端的表面,所述转动杆右端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与从动轮的表面通过传动带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阻挡漏板、加热块、通气孔和风扇,使得风扇转动通过通气孔带动烘炒箱底部空气流动,加热块对烘炒箱底部加热升温,从而使得热空气通过阻挡漏板对其上方的花生仁进行加热烘炒,有效的防止了加热块与花生仁直接接触造成炒焦,使用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3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