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造粒机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3734.4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9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杨学敏;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双惠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0/00;B01D46/12;B01D46/00;B01D53/26;B08B15/04;B01J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七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2 | 代理人: | 刘毓珍 |
地址: | 113000 辽宁省抚顺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造粒机 除尘 装置 | ||
一种生物质造粒机除尘装置,包括造粒机本体,所述造粒机本体顶端安装有除尘机构,且除尘机构内部的吸尘口延伸至造粒机本体内部,所述吸尘口一端通过管道与鼓风机连接,所述鼓风机一端通过管道设置有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中,在造粒机的顶端安装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一端的吸尘口延伸至造粒机内部,在工作时,吸尘口在鼓风机的作用下,把造粒机内部产生的粉尘吸入到管道中,从而防止因造粒机内部温度过高发生粉尘爆炸的可能,同时在管道内壁上端安装有多个高压雾化喷头,在吸尘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器启动离心泵,使水箱中的水通过高压雾化喷头喷入管道内部,之后管道的细微粉尘颗粒就会与小水珠结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造粒机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造粒机是将秸秆、稻壳和木屑等废弃的可燃烧的物质制成可燃烧的颗粒,生产过程中需要破碎、压缩和加热。
现有的造粒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颗粒,随着造粒机内部温度升高,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可能,而且如果直接把粉尘颗粒排出外界,不仅对环境影响,同时也是对原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生物质造粒机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造粒机除尘装置,包括造粒机本体,所述造粒机本体顶端安装有除尘机构,且除尘机构内部的吸尘口延伸至造粒机本体内部,所述吸尘口一端通过管道与鼓风机连接,所述鼓风机一端通过管道设置有排气口。
优选的,所述管道一侧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通过水管连接有离心泵,且离心泵一端通过水管安装有高压雾化喷头,所述高压雾化喷头安装在管道内壁顶端。
优选的,所述管道内部位于高压雾化喷头正下方连接有过度箱,所述过度箱内部安装有感应器,所述过度箱表面安装有回流管,所述过度箱底端设置有排料管,且排料管一端延伸至造粒机本体内部,所述排料管表面安装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吸尘口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管道内壁位于高压雾化喷头右侧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排气口下方位于管道内壁设置有加热网。
优选的,所述造粒机本体顶部一端竖直安装有入料口,所述造粒机本体一端侧面下方开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造粒机本体表面安装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造粒机本体底端安装有支腿,且支腿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支腿等距离安装在造粒机本体底端四个拐角处。
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造粒机的顶端安装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一端的吸尘口延伸至造粒机内部,在工作时,吸尘口在鼓风机的作用下,把造粒机内部产生的粉尘吸入到管道中,从而防止因造粒机内部温度过高发生粉尘爆炸的可能,同时在管道内壁上端安装有多个高压雾化喷头,在吸尘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器启动离心泵,使水箱中的水通过高压雾化喷头喷入管道内部,之后管道的细微粉尘颗粒就会与小水珠结合,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过度箱内部,从而防止废气中的粉尘排出外界对环境造成污染;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过度箱内部安装有感应器,当粉尘颗粒携带水珠落入到过度箱内部时,粉尘会沉入到过度箱底部,随着除尘机构的继续运行,粉尘就会推挤的越来越厚,当粉尘堆积到感应器高度时,感应器就会把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之后控制器打开电磁阀,从而使过度箱底端的粉尘通过排料管再次送入到造粒机内部进行继续加工,此方式不仅对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利用,同时也防止粉尘排出外界对环境造成污染,复合国家倡导的节能环保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度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双惠石化有限公司,未经抚顺双惠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3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