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脉输液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4054.4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周付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输液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块和设置在控制块两端的连接管,所述控制块的中部呈水平滑嵌有贯穿控制块的调节挡块,所述调节挡块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全流孔,所述调节挡块的内部位于全流孔的右侧开设有半流孔,所述控制块的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可拆卸式的绑带。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采用推板式调节结构,可实现控制装置的单手操作处理,既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升了控制装置调节处理的效率,其次,内部设置有磁吸式固定结构,便于控制装置的固定处理,既便于操作人员的日常操作使用,同时也提升了控制装置的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输液器械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脉输液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因注射的部位与输液的不同,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TPN)与输血等。
然而现有的静脉输液用控制装置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大多采用旋钮式和锁扣式调节结构,调节时需要双手进行操作,调节起来费时费力,同时调节的效率较低,其次,内部无设置固定结构,固定控制装置时,需要使用胶带和绑带等紧固件进行固定处理,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不便于操作人员的日常操作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静脉输液用控制装置难以实现单手操作,同时调节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静脉输液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脉输液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块和设置在控制块两端的连接管,所述控制块的中部呈水平滑嵌有贯穿控制块的调节挡块,所述调节挡块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全流孔,所述调节挡块的内部位于全流孔的右侧开设有半流孔,所述控制块的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可拆卸式的绑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调节挡块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块外部两侧位于控制块和调节挡块的空隙处之间嵌设有密封胶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块的内径与全流孔的内径相同,其中半流孔的内径小于全流孔的内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组绑带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两组绑带的底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磁吸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块的外部两侧对称开设有两组安装槽,且两组安装槽的内表壁与两组所述安装块的外表壁相互贴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推板式调节结构,在控制块中部滑嵌有调节挡块,同时在调节挡块的中部和右侧依次开设有全流孔和半流孔,当调节挡块处于中部位置处时,全流孔与控制块便会相互贴合,此时流通量最大,从左往右按压调节挡块时,调节挡块便会将控制块进行堵塞处理,此时流通量为零,从右往左按压调节挡块时,半流孔便会位于控制块的中部,此时的流通量为中值,这种结构可实现控制装置的单手操作处理,既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升了控制装置调节处理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4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H4尾翼制孔用辅助工装
- 下一篇:下肢固定减压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