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抗混合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4154.7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6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体;王卫皇;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蓝保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抗 混合 消声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阻抗混合消声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相对的两个冲孔板以及两侧的连接板围设形成,所述冲孔板上设置有形变部,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连线方向,所述形变部从所述冲孔板的第一侧边缘横向延伸至相对的第三侧边缘,以将所述本体分割为上半部以及下半部;具有多个消声孔的导流尖,所述导流尖设置在所述下半部的底端开口上;导流帽,所述导流帽设置在所述上半部的顶端开口上;连接件,以所述形变部延伸的方向为水平高度,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冲孔板和连接板位于水平高度以下的部分上以用于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阻抗混合消声器,具有消声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抗混合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作为通道的消声装置,在建筑隔音系统中多有应用,对于气流噪声有着很好的消声作用。尤其在建筑领域中,消声器通常是以矩阵的形式排列,从而实现对某一方向的隔音效果。现有的消声器大多采用阻抗复合型消声原理。但由于结构复杂、反射条件差、高速气流冲击,水气渗透等原因,导致消声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声效果好的阻抗混合消声器。
本申请实施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阻抗混合消声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相对的两个冲孔板以及两侧的连接板围设形成,所述冲孔板上设置有形变部,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连线方向,所述形变部从所述冲孔板的第一侧边缘横向延伸至相对的第三侧边缘,以将所述本体分割为上半部以及下半部;具有多个消声孔的导流尖,所述导流尖设置在所述下半部的底端开口上;导流帽,所述导流帽设置在所述上半部的顶端开口上;连接件,以所述形变部延伸的方向为水平高度,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冲孔板和连接板位于水平高度以下的部分上以用于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阻抗混合消声器包括消声部,所述消声部设置在所述上半部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消声部由外到内依次包括阻尼隔音层、减震隔音层、镀锌孔板层以及纤维布层。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隔音层为阻尼隔音毡;所述减震隔音层包括夹设于所述阻尼隔音层和所述镀锌孔板层之间且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减震块,相邻的所述减震块之间形成空气隔音区。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块为条形且相邻所述减震块平行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阻抗混合消声器包括共振筒,所述共振筒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下半部的空间内,所述共振筒的一端封闭,所述共振筒的另一端与所述消声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形变部为橡胶条,所述形变部与所述冲孔板以及所述连接板铆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尖为楔形结构,所述消声孔设置在所述导流尖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帽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母孔、螺栓柱或者卡头。
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阻抗混合消声器,通过设置本体,本体由相对的两个冲孔板以及两侧的连接板围设形成顶端以及底端开口的半封闭空间,冲孔板上设置有形变部,沿两个连接板的连线方向,形变部从冲孔板的第一侧边缘横向延伸至相对的第三侧边缘,从而使得冲孔板的上部可以形变部的延伸方向为轴相对于冲孔板的下部进行偏转,从而实现将本体分割为可相对转动的上半部以及下半部,两者之间的偏转可以有效弥补不良的角度差, 从而使得上半部以及下半部能处于消声的有利方位最终提高消声能力。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 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阻抗混合消声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蓝保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蓝保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4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合金双头螺丝
- 下一篇:一种液位传感器和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