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柱预制件的定型养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5102.1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2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伟;宁英杰;何智钢;吴宏;白丽辉;龚振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柱 预制件 定型 养护 装置 | ||
一种立柱预制件的定型养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人工对混凝土立柱进行喷淋养护的操作粗糙,混凝土立柱上的水分分布不均,使得立柱各部位的水泥水化及混凝土硬化进程不均,进而导致养护后的混凝土立柱的质量无法满足预期质量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构件,立柱位于所述框架构件内部,框架构件包括水平框架和竖直框架,竖直框架可沿立柱高度方向折叠,框架构件上连接有可对立柱表面进行喷淋养护的喷淋构件,喷淋构件包括水泵、输液管和喷头,立柱的底端设有用以回收自立柱表面流下的养护液的集水井,水泵的进水口与集水井通过进液管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对立柱进行不间断喷淋养护,养护后的立柱的质量可满足预期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柱预制件的定型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立柱是主要的支撑构件,目前的混凝土立柱在通过工厂预制后送往施工现场安装之前,需要依照混凝土立柱的材料配比及体积大小进行相应时长的洒水保湿养护。混凝土立柱的洒水保湿养护是水泥水化及混凝土硬化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混凝土的养护质量与混凝土强度发展及耐久性呈正相关。目前常用的混凝土立柱的保湿养护方法的具体养护操作中,在立柱浇筑完毕后,尽快对混凝土立柱加以覆盖,在规定的养护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湿润,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被养护立柱,并应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现有技术中对混凝土立柱的保湿养护,以人工喷淋养护为主,但是由于立柱较高,工人喷水操作极为不便,养护难度较大;此外,由于工人操作的不可控性,对立柱的喷淋洒水常常是不均匀的,甚至当工人怠工时,立柱的保湿养护通常无法达到预设标准。
申请号为CN 201621456239.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定型化养护装置,包括底板构件、可装拆式框架和喷淋系统,所述底板构件包括底板,底板的四周设置竖向边,在一侧竖向边上设有可关开式流水口,在底板的四周外侧沿着边沿设置收集槽,收集槽采用由高至低的方式朝向一侧设置,收集槽的最低处连接集水井;所述可装拆式框架由基座、立柱和水平连杆构成,水平连杆包括横向连杆和纵向连杆,立柱可装拆固定于基座上,水平连杆与立柱之间、水平连杆之间采用连接件可装拆连接;所述喷淋系统包括水泵、输水管道、喷淋头和控制电路,其中水泵设置于集水井中,喷淋头安装于可装拆式框架上。
上述装置采用可装拆式框架与喷淋系统相结合的设计能对预制件进行全方位养护,有效地提高预制块的养护质量,节省人工,可重复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但是,喷淋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需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上述实用新型中水平连杆与立柱之间、水平连杆之间均采用连接件可装拆连接,这就使得各构件之间需具备良好的拆装密封性,装置的制备成本较高,此外,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立柱高度从立柱底部开始逐步搭接,装置的使用过程较为不便。
此外,现有技术中使用塑料薄膜对混凝土立柱进行保湿,洒水喷淋间断进行,由于混凝土立柱的水泥水化及混凝土硬化是随着养护时间递进发生的,在养护初期,混凝土立柱的水泥水化及混凝土硬化程度较低,混凝土立柱的抗渗性较差,此时喷淋在立柱上的水分快速向立柱下方流动聚集,混凝土立柱上半部的养护效果较差,混凝土立柱下半部的水分积聚过多影响养护的正常进行,综合而言,混凝土立柱的水泥水化及混凝土硬化沿立柱高度方向不均匀及进行,进而影响养护后的混凝土立柱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人工对混凝土立柱进行喷淋养护的操作粗糙,混凝土立柱上的水分分布不均,使得立柱各部位的水泥水化及混凝土硬化进程不均,进而导致养护后的混凝土立柱的质量无法满足预期质量要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立柱预制件的定型养护装置,所述定型养护装置可对立柱进行不间断喷淋养护,自立柱流出的喷淋水通过集水井回收后再次被喷淋构件利用,立柱各部位的水泥水化及混凝土硬化进程基本一致,进而在保证养护后的混凝土立柱的质量满足预期质量要求的同时降低了喷淋养护的耗水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交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5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