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装置和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6533.X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2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3/80 | 分类号: | B60Q3/80;B60Q3/82;H01H13/14;F21V23/04;F21W10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刘金峰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装置 照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和一种照明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电路板、按钮、外壳和控制器。电路板具有第一线路,第一线路上具有间隔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按钮包括按压部、弹性件和能够同时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接触的第一导电片。弹性件的一端与按压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电路板连接。弹性件具有第一腔体,第一导电片、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位于第一腔体内。照明灯装置包括照明灯、照明灯开关和控制装置,照明灯和照明灯开关串联,照明灯开关连接控制器。因为弹性件与电路板连接,故外界的杂质不会进入到第一腔体内而污染第一导电片、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避免了因杂质而造成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照明灯开关的控制装置和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恐惧,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乘客对乘车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内饰灯的需求与日俱增。汽车内饰灯一般是安装于汽车顶棚上,汽车内饰灯由内饰灯、灯座和按钮组成,乘客通过按压按钮连通电路而控制照明灯的点亮和熄灭,实现照明功能。
现有的内饰灯开关技术使用稳定性差,使用时对乘客会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顺畅、稳定的控制装置和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按钮、外壳和用于控制照明灯开关的控制器,所述电路板、所述按钮和所述控制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路板具有第一线路,所述第一线路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线路电连接;所述按钮包括按压部、弹性件和用于导通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一导电片;所述外壳具有贯通的通孔,所述按压部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按压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导电片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腔的腔壁上,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弹性件具有压缩状态和扩张状态,在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片同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一线路处于连通状态;在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或/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离,所述第一线路处于断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具有与所述第一线路并联的第二线路,所述第二线路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三接触部和第四接触部;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二线路电连接;所述按钮还包括用于导通所述第三接触部与所述第四接触部的第二导电片;所述弹性件还具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导电片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的腔壁上,所述第三接触部和所述第四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在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第三接触部和所述第四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二线路处于连通状态;在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第三接触部或/和所述第四接触部分离,所述第二线路处于断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具有朝所述弹性件凸起的支撑块;所述弹性件具有开口朝向所述支撑块的容纳槽,所述支撑块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具多个所述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均匀设置在所述按压部的端部,所述弹性件具有多个所述容纳槽,多个所述支撑块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凸起的插板,所述容纳槽具有多个平板插槽,多个所述插板插入对应的所述平板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具有朝向所述电路板延伸的孔壁,所述按压部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孔壁接触和分离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环绕在所述按压部的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壁具有朝所述止挡部延伸的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位于所述孔壁的一侧;所述止挡部具有朝所述导向套筒延伸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套筒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6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配合饲料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塑料螺旋缠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