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带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8816.8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9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姚先金;彭冬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迅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安卫静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载带检测系统,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载带检测系统包括机架、载带输送模块、视觉检测模块、厚度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载带输送模块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输送载带;所述视觉检测模块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检测载带的外形尺寸;所述厚度检测模块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检测载带的厚度;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载带输送模块、所述视觉检测模块和所述厚度检测模块。故本申请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且精度较高,误差较少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载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载带(Carrier Tape)是指在一种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它具有特定的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槽穴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它对于尺寸要求较高。
现有的载带完成生产后需对其进行尺寸(尤其是外形尺寸和厚度)进行检查。但是现有的载带通常是只能通过熟练的工人采用千分尺等装置检测,自动化程度不高,不仅耗时长,不利于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无法适应较大的载带生产规模,且精度不高,易因待检测的载带位置发生偏移而使得获得的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带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载带检测系统,包括机架、载带输送模块、视觉检测模块、厚度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载带输送模块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输送载带;所述视觉检测模块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检测载带的外形尺寸;所述厚度检测模块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检测载带的厚度;所述控制模块设于所述机架上,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载带输送模块、所述视觉检测模块和所述厚度检测模块。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带输送模块包括通道、进口滚轮组、出口滚轮组、滚轮驱动装置、第一移动装置以及第二移动装置,所述通道设置在机架上,供载带穿过,且所述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口支架和出口支架;所述进口滚轮组设于进口支架上,且所述进口滚轮组包括成上下间隔设置且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出口滚轮组设于出口支架上,且所述出口滚轮组包括成上下间隔设置且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所述滚轮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滚轮和所述第四滚轮传动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滚轮和所述第四滚轮同步转动;第一移动装置设于进口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一滚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滚轮上下移动;第二移动装置设于出口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三滚轮传动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滚轮上下移动;其中,所述通道夹设在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之间,且夹设在所述第三滚轮和所述第四滚轮之间,所述载带输送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滚轮和/或所述第四滚轮带动所述载带移动。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带输送模块还包括进料传感器以及出料传感器,所述进料传感器设于所述进口支架处,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是否有载带经过第一滚轮处;所述出料传感器设于所述出口支架处,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是否有载带经过第三滚轮处。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厚度检测模块包括厚度传感器和第三移动装置,所述厚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载带的厚度;所述第三移动装置与所述厚度传感器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厚度传感器上下移动。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厚度传感器包括第一厚度传感器和第二厚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厚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厚度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通道的两侧;分别用于检测所述载带两边的厚度。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视觉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相机、光源、以及检孔传感器,所述检测相机设于机架上,且位于所述通道的上方,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载带的外形尺寸;所述光源设于机架上,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照射所述载带;所述检孔传感器设于机架上,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载带上的槽穴是否有经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迅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迅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88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异形气瓶
- 下一篇:一种渣液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