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音域转调排箫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9213.X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5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付晏铭;徐晓霞;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9/01 | 分类号: | G10D9/01;G10D7/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域 转调 排箫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宽音域转调排箫,属于乐器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排箫,包括排箫管、调音杆、调音塞、调音塞本体、导向柱、振动传导片、防漏套管、导向柱I、导向柱II、滑动按键、滑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及便于学习和演奏的排箫,通过调节音塞来调节音准,使一把排箫完成CDE三个调式的转调,转调更加方便,实用性强增强了乐器的表现力与乐器的使用价值,同时排箫管组合形成一个平面,使排箫更加坚固,减少了可能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排箫。
背景技术
排箫起源于西周在中国有三千年的流传历史,它是深受人们喜爱且易于普及的民族乐器。排箫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西洋交响音乐、现代音乐创作及乐队使用的应用极为广泛。随着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排箫以它独特的天籁之音,及携带方便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学习演奏排箫的人也越来越多。
传统排箫存在的问题:传统排箫一根管子为一个音,通过22-23管组成一个调式,在演奏转调时十分不便,乐曲表现力受到限制因而需要在演出时更换乐器来完成演奏;同时传统排箫吹奏半音需气息控制角度,演奏十分困难,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排箫这一传统乐器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并且传统排箫直接使用天然材料制作使用,通过天然选材进行单管制作然后将若干管子胶合而成,自然生长材料难以符合乐器制作规格,影响了发音准确性,因受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影响,易于造成管径开裂,缩短了乐器寿命。在吹奏时轻微损伤都可能使排箫断裂,不利于保存。且不利于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材料决定音准音色,因此乐器主观受限。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的是提供一种宽音域转调排箫,可以方便的调节音调,便于进行演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宽音域转调排箫,其特征是:包括排箫管、调音杆、调音塞、滑动按键及滑道;
所述排箫管的数量为一根以上,每根排箫管的轴线相互平行,其内腔设置有调音塞,且排箫管上设置有穿过排箫管侧壁的滑道,滑道上设置有滑动按键,滑动按键与调音塞固定连接;
其中排箫管的内壁上还设置与轴向平行的凹槽;
所述调音杆与滑动按键固定连接;
所述调音塞包括调音塞本体、导向柱、振动传导片及防漏套管;
其中调音塞本体为圆柱体,其上底面粘接振动传导片,调音塞本体上套设有防漏套管,且调音塞本体上还设置有导向柱;
其中导向柱的数量为两个,导向柱沿径向设置于调音塞本体上,且导向柱的两端均伸出调音塞本体,其中导向柱I的两端卡接于排箫管内壁的凹槽内,另一根导向柱II的一端卡接于排箫管内壁的凹槽内,另一端与滑动按键固定连接;
其中导向柱I与导向柱II相互垂直;
其中振动传导片为圆形;
其中防漏套管为两端开口的圆管,防漏套管固定设置于调音塞本体上。
所述排箫管的数量为十五根至二十三根。
所述调音塞本体的圆柱体直径小于所在排箫管的内径。
所述调音塞上设置有橡胶圈。
所述调音塞本体与导向柱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及便于学习和演奏的排箫,通过调节音塞来调节音准,使一把排箫完成CDE三个调式的转调,转调更加方便,实用性强增强了乐器的表现力,同时排箫管组合形成一个平面,使排箫更加坚固,减少了可能的损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未经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92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仰斜式排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3D模拟灭火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