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城市河道较陡岸坡的透水型挡土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9756.1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8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顾德华;李松;徐哲;万玥;张光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城市 河道 较陡岸坡 透水 型挡土 板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河道较陡岸坡的透水型挡土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砼压顶、塑钢板、钢筋砼方桩,钢筋砼方桩竖直设立,钢筋砼方桩的方桩侧壁上部紧贴有塑钢板,所述塑钢板上等间距设有若干排水孔,钢筋砼方桩与塑钢板的顶部同时由钢筋砼压顶固定。提供一种先施工挡板、墙后无需开挖、用景观黄石堆砌、利用可透水的带孔板挡土形成高差的挡土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水型挡土板结构,适用于河道整治工程中的较陡岸坡的城市河道,上部采用黄石堆砌形成景观小平台,具有结构简洁,工程造价低,排水性强,景观性好等特点。
[背景技术]
在城市中小河道整治中,经常遇到一些河口较窄、两岸较陡且有临河建筑物的河道,在河道难以开挖及拓宽的情况下,同时又要对河道底泥进行疏浚,扩大河道蓄水能力,满足护岸及房屋的稳定及安全要求。现有水利工程中中小河道大多采用桩板式护岸结构,此结构主要以方桩+砼板的结构型式,但缺乏景观性,同时墙后有较大开挖,对岸边房屋有不可见风险。另外,桩上部压顶基本为砼结构,欠缺景观功能,成为一种过时的护岸结构型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城市河道较陡岸坡的透水型挡土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适用于城市河道较陡岸坡的透水型挡土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砼压顶、塑钢板、钢筋砼方桩,钢筋砼方桩竖直设立,钢筋砼方桩的方桩侧壁上部紧贴有塑钢板,所述塑钢板上等间距设有若干排水孔,钢筋砼方桩与塑钢板的顶部同时由钢筋砼压顶固定。
所述塑钢板本体为凹字形结构,沿塑钢板本体等间距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排水孔采用生态排水漏斗,利用带孔板挡土形成土坡高差,带孔板可透水。
所述塑钢板采用一定厚度的FA型塑钢板。
左右相邻两组塑钢板之间设有C型连接部。
钢筋砼压顶的顶部设有由黄石叠砌堆砌形成的景观小平台。
本实用新型护岸结构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1、提供一种新型塑钢板直接打入岸坡中,无需对岸坡进行开挖,保证岸边上方建筑物的安全。
2、采用开孔塑钢板挡土,可透水,便于排除板后土体中的积水,减小水压力。
3、利用带孔塑钢板挡土,能形成墙前后较大落差,可解决城市中小河道河口小,疏浚难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在挡土桩压顶上方采用景观黄石叠砌,可增加风景观赏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图2是塑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桩位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景观黄石、2-钢筋砼压顶、3-一定厚度的FA型塑钢板(布置排水孔)、4-钢筋砼方桩、5生态排水漏斗、6连接部、7现状路面高程、8开挖线、9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相信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城市河道较陡岸坡的透水型挡土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砼压顶2、塑钢板3、钢筋砼方桩4,钢筋砼方桩4竖直设立,钢筋砼方桩4的方桩侧壁上部紧贴有塑钢板3,所述塑钢板3上等间距设有若干排水孔,钢筋砼方桩4与塑钢板3的顶部同时由钢筋砼压顶2固定。
如图2所示,所述塑钢板3本体为凹字形结构,沿塑钢板3本体等间距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排水孔采用生态排水漏斗5,利用带孔板挡土形成土坡高差,带孔板可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9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