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桁梁上明桥面轨枕板式轨道结构自动精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9922.8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1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荣;孙立;朱彬;周磊;张政;全顺喜;廉紫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4 | 分类号: | E01B29/04;E01B35/00;E01D19/1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桁梁上明 桥面 轨枕 板式 轨道 结构 自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桁梁上明桥面轨枕板式轨道结构自动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1)、三向千斤顶(7)、千斤顶控制系统(8);所述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1)设置行走于钢轨(2)上,用于对粗铺的轨道结构进行测量,采集轨道结构几何形位信息;在轨枕板(4)与钢桁梁人行道(6)之间设置有若干所述三向千斤顶(7),在所述千斤顶控制系统(8)的同步致动下、对轨枕板(4)的几何形位进行轨道垂向、纵向、横向三个方向的精调。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钢桁梁上轨枕板精调效率低、调整量小、工作量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精密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桁梁上明桥面轨枕板式轨道结构自动精调系统。
背景技术
大跨钢桁结构是现代铁路桥梁较常采用的结构型式,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承载能力强等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普速铁路、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中。目前,国内外铁路钢桁梁常用的轨道结构有木枕明桥面轨道、有砟轨道、合成树脂枕轨道及轨枕板结构轨道等。
传统钢桁梁上铺设的木枕明桥面轨道受限于木枕易腐朽、机械磨损和开裂,结构寿命较短;有砟轨道的桥面系不易检查与维护且自重较大;合成树脂枕轨道造价过高,不适合大规模铺设应用;轨枕板结构轨道可以提高轨道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同时降低轨道上建高度和桥梁二期恒载,降低主桥工程造价。
钢桁梁上轨枕板结构轨道包括钢轨、扣件、轨枕板、混凝土垫层、高强连接螺栓、钢桁梁主纵梁等配件组成,轨枕板通过高强螺栓与钢桁梁主纵梁固定连接,在轨枕板与钢桁梁主纵梁之间灌注混凝土垫层。现有的轨道精调系统大多是针对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设计,对钢桁梁上明桥面轨枕板结构轨道的精调方法较少。钢桁梁上铺设的轨枕板结构轨道,在灌注混凝土垫层后,轨道结构精调主要依赖于扣件系统,这种轨道精调方式调整量小、工作量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桁梁上明桥面轨枕板式轨道结构自动精调系统,能够解决现有钢桁梁上轨枕板精调效率低、调整量小、工作量大等问题。利用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采集轨道结构几何状态并确定轨枕板待调整量,将调整量信息通过蓝牙等通讯系统传送至千斤顶控制系统,千斤顶控制系统实时驱动三向千斤顶精确调整轨枕板几何形位,实现钢桁梁上轨枕板轨道结构的自动精调,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钢桁梁上明桥面轨枕板式轨道结构自动精调系统,其中:
包括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三向千斤顶、千斤顶控制系统;
所述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设置行走于钢轨上,用于对粗铺的轨道结构进行测量,采集轨道结构几何形位信息;
在轨枕板与钢桁梁人行道之间设置有若干所述三向千斤顶,在所述千斤顶控制系统的同步致动下、对轨枕板的几何形位进行轨道垂向、纵向、横向三个方向的精调。
优选地,所述精调系统还包括连接螺杆;
所述连接螺杆安装在所述轨枕板侧面预留的起吊套管上;
所述三向千斤顶通过所述连接螺杆连接、调节所述轨枕板。
优选地,所述三向千斤顶面向所述钢桁梁人行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钢桁梁人行道靠所述轨枕板方向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三向千斤顶包括承台,通过承台与所述连接螺杆的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三向千斤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承台的千斤顶垂向顶撑、千斤顶纵向顶撑、千斤顶横向顶撑,单独或联合被所述千斤顶控制系统致动。
优选地,所述三向千斤顶与所述轨枕板、钢桁梁人行道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式。
优选地,每一块所述轨枕板的横向两侧沿轨道中纵线对称设置所述三向千斤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99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力把手及制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标准砂自动包装机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