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媒体网络中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1856.8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1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亮;应筠;刘必健;江正锈;方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睿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68 | 分类号: | H04N5/2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赵娜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媒体 网络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媒体网络中控系统,包括机箱,固定在机箱内有控制电路板、USB板、功放多串口控制板、切换单元板、电源板和继电器;控制电路板由四核高频ARM架构CPU构成,控制电路板分别与切换单元、USB板、功放多串口控制板、电源板和继电器连接,电源板将输入电源转换为合适的电压为控制电路板和继电器供电,控制电路板通过控制IO控制继电器开关和USB板切换跟随,通过控制I2C发送控制命令至切换单元板,通过控制I2C和I2C发送控制命令至功放多串口控制板。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多媒体控制的应用,适应未来教室发展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控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多媒体网络中控系统。
背景技术
未来教室内多媒体控制只是最基础的应用,视频的编解码、数字和模拟信号的交叉复用、多信号录制、无线投屏、云桌面、物联网控制是教室信息化发展的方向。目前多媒体网络中控系统具备多媒体设备的管理控制功能,都可以被网络化集中控制。但是,现有的技术方案采用低频的ARM架构、无操作界面系统、无灵活的配置功能、仅仅只可以满足多媒体控制的应用,已经不再适应未来教室发展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媒体网络中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低频的ARM架构、无操作界面系统、无灵活的配置功能、仅仅只可以满足多媒体控制的应用,已经不再适应未来教室发展的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媒体网络中控系统,包括机箱,固定在机箱内有控制电路板、USB板、功放多串口控制板、切换单元板、电源板和继电器;所述控制电路板由四核高频ARM架构CPU构成,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切换单元、USB板、功放多串口控制板、电源板和继电器连接,所述电源板将输入电源转换为合适的电压为控制电路板和继电器供电,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控制IO控制继电器开关和USB板切换跟随,通过控制I2C发送控制命令至切换单元板,通过控制I2C和I2C发送控制命令至功放多串口控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板采用四核高频ARM架构RK3288主芯片,集成包括Neon和FPU协处理器在内的的四核Cortex-A17处理器,嵌入BOAWEB小型服务器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源板的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电压为12V和5V。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USB板采用STC15W4K32S4单片机,单片机通过SPI总线与控制电路板通讯,用于切换输入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功放多串口控制板包括TI TPA3118芯片和XR21V1414芯片,所述TI TPA3118芯片用于输出两路50W的音频信号,所述XR21V1414芯片用于将多串口扩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机箱采用金属制成,其后板设有物联网接口、HD BaseT接口、HDMI信号输出接口、HDMI高清信号切换接口、功放接口、VGA输入及输出接口、音频输入及输出接口、RS232通讯接口、IO输入及输出接口、继电器开关接口、电源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机箱的侧板设有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板、USB板、功放多串口控制板、切换单元板、电源板通过铆钉固定在机箱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四核高频ARM架构CPU,内部操作的I2C、I2S、IO都通过CPU提供,通过控制视频信号芯片的I2C实现信号切换、通过控制IO实现继电器开关、通过控制I2C和I2C实现音频芯片音量调节控制、通过控制IO实现USB切换跟随,可以满足多媒体控制的应用,适应未来教室发展的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睿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睿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18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