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在建构筑物内的扫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2732.1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9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孔巍;周冀伟;苏朋勃;史红玉;李泉;侯文亮;陶瑞轩;刘阳;王震;张保青;赵海元;马琦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2 | 分类号: | A47L11/22;A47L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在建 构筑物 地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建构筑物内的扫地机,包括:机架,其上设置扶手,所述机架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分隔设置的清扫腔、收集腔、后轮腔;集污箱;清扫组件,其安装于所述清扫腔内,所述清扫腔前侧下方、底部靠近前侧部分均呈开口状,以彼此配合形成第一进污口;推进组件,其包括同轴设于所述前轮轴上的圆柱,所述圆柱位于两皮带间,所述圆柱外周等间隔设置四个弹性板。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扫地过程中能够辅助降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扫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建构筑物内的扫地机。
背景技术
文明施工要求在建构筑物的内部地面保持清洁,一般需要清扫人员进行清扫,常规的清扫工具为扫帚配合灰斗,其分体设置,需要清扫人员一手握持灰斗,另一手握持扫帚,由于清扫的扫帚上方、灰斗上方均未设置挡尘装置,故会在清扫过程中产生大量扬尘,不符合文明施工的要求,为了降低扫地过程中扬尘的问题,提供一种在扫地过程中能够辅助降尘的装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建构筑物内的扫地机,其通过清扫腔的设置,降低扫地过程中的扬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建构筑物内的扫地机,包括:
机架,其上设置扶手,所述机架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分隔设置的清扫腔、收集腔、后轮腔,其中,所述清扫腔沿左右方位贯穿设置前轮轴,所述前轮轴的两个凸出端分别安装有前轮,所述后轮腔沿左右方位贯穿设置后轮轴,所述后轮轴位于所述后轮腔左右两侧的凸出端安装有后轮;
集污箱,所述收集腔底部和左侧均呈开口状、前侧下端与所述清扫腔连通设有第二进污口,所述第二进污口顶端水平向前延伸形成挡板,所述集污箱滑动设于所述收集腔内,且底部与所述收集腔底部共平面,其中,所述集污箱的前侧与所述第二进污口匹配设置第三进污口;
清扫组件,其安装于所述清扫腔内,所述清扫腔前侧下方、底部靠近前侧部分均呈开口状,以彼此配合形成第一进污口,所述清扫腔底部前端倾斜向下设置以与所述挡板配合形成铲口,所述清扫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且平行于所述前轮轴的转动杆、对称安装在转动杆上的两个蜗轮、与两个蜗轮分别啮合的两个蜗杆、分别安装于两个蜗杆下方的两个圆台状毛刷,两个毛刷的底部与地面接触,其中,所述转动杆延长度方向的两端位于两个蜗轮外与所述前轮轴皮带连接,以使前轮轴转动带动两个圆台状毛刷转动;
推进组件,其包括同轴设于所述前轮轴上的圆柱,所述圆柱位于两皮带间,所述圆柱外周等间隔设置四个弹性板,其中,所述弹性板的长度方向均沿所述圆柱长度方向设置,宽度方向均沿所述圆柱径向设置,所述弹性板沿所述圆柱径向方向的高度略大于所述圆柱距离地面的距离,且等于所述圆台状毛刷底端距离所述圆柱的距离,所述弹性板的长度略小于两个圆台状毛刷底端间最长距离。
优选的是,所述清扫腔顶面沿远离所述收集腔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沿远离所述清扫腔的前端倾斜向下设置有前板体,所述前板体的左右两侧与所述清扫腔前侧间分别固接侧板,以与清扫腔配合形成底面敞口的罩体,其中,所述前板体位于罩体的内侧可拆卸覆设海绵垫。
优选的是,每个弹性板的自由端固接板状毛刷,所述板状毛刷的长度方向均沿所述圆柱长度方向设置,宽度方向均沿所述圆柱径向设置,所述板状毛刷的长度略小于两个圆台状毛刷底端间最短距离。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在建构筑物内的扫地机,还包括两组固定件,每组固定件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固定块,其中一固定块贯穿具有螺纹孔且固设于所述集污箱左侧壁、另一固定块贯穿具有通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贯穿两个固定块设置螺栓,其中一组固定件的另一固定块固设于所述清扫腔左侧,另一组固定件的另一固定块固设于所述后轮腔左侧,当螺栓穿过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接时,所述集污箱相对于所述收集腔位置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2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曲面快速制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料微粉碎接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