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握力刺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3145.4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3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盈惠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14 | 分类号: | A63B23/14;A63B23/16;A63B23/12;A63B21/02;A61H3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廖金燕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握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握力刺球,包括软体弹性手握球体,绕着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外周的中轴线固定连接有一布带圈,所述布带圈上固定连接有通过魔术贴连接起来的固定带和5个用于固定手指的粘扣带,所述固定带和粘扣带的设置位置符合人体手掌和手指的分布规律,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一体成型的凸起小刺。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老年人、中风病人、瘫痪病人等特殊人群锻炼手掌、手指肌力,改善血液的循环,辅助病人进行手部肌肉的康复训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握力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握力刺球。
背景技术
现有老年人、中风病人、瘫痪病人等特殊人群的身体神经相对比较衰弱,四肢反应迟钝,目前多采用按摩康复为主,作用于被按摩部位的肌肉康复,属于被动康复,而这种康复对病人的人脑反应意识/神经中枢的帮助太小,对意识反应康复时间过长,显然病人需要进行主动的康复训练才会对病情有所帮助。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辅助病人实现康复训练的器材少之又少,使得患者的康复训练时常陷入困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握力刺球,能够适用于老年人、中风病人、瘫痪病人等特殊人群锻炼手掌、手指肌力,改善血液的循环,辅助病人进行手部肌肉的康复训练。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握力刺球,包括软体弹性手握球体,绕着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外周的中轴线固定连接有一布带圈,所述布带圈上固定连接有通过魔术贴连接起来的固定带和5个用于固定手指的粘扣带,所述固定带和粘扣带的设置位置符合人体手掌和手指的分布规律,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一体成型的凸起小刺。
优选地,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和凸起小刺均为TPR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软体弹性手握球体的直径为6~10厘米。
优选地,所述布带圈的宽度为0.8厘米。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的宽度为1.2厘米,所述固定带的连接处一边设有魔术贴圆毛子面,另一边设有魔术贴刺毛母面,通过魔术贴圆毛子面和魔术贴刺毛母面将固定带连接起来。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握力刺球配合使用的手指拉力绳,所述手指拉力绳包括一体成型的指环和拉力绳。
优选地,所述手指拉力绳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用于指腕关节训练、上肢肌力训练、防止指关节挛缩,并有效促进手部血流循环;此外,中风病人、瘫痪病人等特殊人群通过手抓压球体后,利用球体自身反弹力复位,抓压时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上设计的凸起小刺可以刺激手掌神经,通过刺激神经线进而刺激大脑,使大脑得到不断的活跃刺激,加快意识复苏,同时锻炼了整个手肌肉、骨骼、关节,恢复肌能;此外,在使用时利用固定带将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固定于手掌心,由于固定带是通过魔术贴连接的,因此可以适用于不同手掌大小的人群,适用性更强,通过粘扣带可以将使用者的手指也和软体弹性手握球体进行连接,这样更加能够将软体弹性手握球体固定在使用者的手掌心,便于使用者在握力训练时软体弹性手握球体不会掉落或移位进而影响正常的握力训练,粘扣带的设计可以适用于不同人群的手指尺寸,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手指尺寸去调节粘扣带固定手指的松紧程度,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握力刺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盈惠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盈惠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3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避雷带支架三通模具
- 下一篇:近球形种子动静斗铲式高速精量排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