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加药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3371.2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2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田宏亮;陈启仪;马春联;张雪莹;杨波;赵笛;林志亮;黄振兴;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高振红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输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加药输液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输液口、加药口和密封盖,所述输液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加药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部,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加药口连接;温度控制板,所述温度控制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背部。其优点在于,利用加药口,能够根据不同的病人的治疗方案,调节不同的用药量,对输液成分和输液用量进行个性化定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利用温度控制板对本体进行加热,使得药液温度处于一定温度,如人体正常温度范围,提高输液效率和输液效果,避免温度较低的药液进入人体后出现不良反应;利用环形隔板、瓣形挡板和定位板形成的旋转伸缩结构,能够在使用时形成通路、不使用时形成密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加药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菌群移植治疗方法时,菌液通常需要进行复温后才能进行使用,但是复温时间较长,导致需要在治疗前提前一定时间将菌液取出进行复温操作,因此会延长操作时间。
此外,将菌液与生理盐水进行混合时,通常是使用针管等吸取菌液后注入生理盐水袋中进行混合。在此过程中,由于需要转移操作,导致菌液容易在转移过程中出现污染,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减少操作时间,避免菌液污染的输液装置,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操作效率,避免菌液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加药输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加药输液装置,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输液口、加药口和密封盖,所述输液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加药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部,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加药口连接;
温度控制板,所述温度控制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背部。
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板与所述本体进行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板为电加热装置,所述温度控制板包括:
外壳;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电源,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源与所述电路板耦接;
加热电阻,所述加热电阻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加热电阻与所述电路板耦接;
显示屏,所述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表面,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电路板耦接;
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表面,所述开关与所述电路板耦接;
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表面,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源耦接。
优选地,所述本体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边缘;
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配合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接孔嵌套连接。
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板为自发热装置,所述温度控制板包括:
外壳;
内腔,所述内腔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发热材料。
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板还包括:
粘贴层,所述粘贴层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前部,所述温度控制板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所述本体的背部粘接。
优选地,所述加药口包括:
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设置在所述加药口的内侧;
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环形隔板的上部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3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肺按摩防感冒双层背包背心
- 下一篇:一种防感染的自消毒坐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