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改性聚丙烯降膜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4011.4 | 申请日: | 2019-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5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元;周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星芸化工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17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改性 聚丙烯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改性聚丙烯降膜吸收器,包括主体管、耳架、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所述主体管外侧的顶部和底部皆安装有第一法兰盘,所述主体管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封头,所述主体管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封头,且第一封头外侧的顶部和第二封头外侧的底部皆安装有与第一法兰盘相互配合的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远离第一法兰盘一侧非中心位置处均匀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水出口、主体管、冷却水进口和第一螺旋槽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冷却水在主体管的内部旋转向上流动,增加冷却水与石墨管表面的接触时间,提高了冷却水对石墨管表面温度的吸收效果,相应的提高了装置生产的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改性聚丙烯降膜吸收器。
背景技术
石墨改性聚丙烯降膜式吸收器是我国近期发展起来的新型吸收器,这种吸收器是属于湿壁式表面吸收装置,它由液体布膜段、吸收冷却段、气液分离段三部分组成,由于它许多性能超过石墨降膜式吸收器,因此它已广泛代替石墨降膜式吸收器。
当前的石墨改性聚丙烯降膜式吸收器大多的吸收冷却段只设计石墨管配合流动水进行热传递,但是流动的水与石墨管接触热传递效果有限,无法进一步提升流动水与石墨管的接触热传递效果,提高流动水对石墨管外侧热量吸收的效果,且当前的装置在液体布膜段无法进一步提升吸收液与相应气体接触的更加充分,导致吸收液与相应气体的接触反应效果有限,降低了成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当前装置冷却吸收段的主体管韧性有限,容易导致装置主体管与外侧固定架之间的连接处出现裂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改性聚丙烯降膜吸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改性聚丙烯降膜吸收器,包括主体管、耳架、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所述主体管外侧的顶部和底部皆安装有第一法兰盘,所述主体管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封头,所述主体管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封头,且第一封头外侧的顶部和第二封头外侧的底部皆安装有与第一法兰盘相互配合的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远离第一法兰盘一侧非中心位置处均匀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封头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气体进口,所述第二封头的顶部安装有吸收液进口,所述第二封头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二封头内侧远离气体进口的一端安装有安装杆,且安装杆远离第二封头内侧壁的一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的顶部设置有螺旋桨,所述主体管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匀安装有石墨管,且石墨管的顶部与第二封头连通,所述石墨管的底部与第一封头连通,所述主体管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螺旋槽,所述主体管外侧的顶部设置有冷却水出口,所述主体管外侧的底部设置有清洗排污口,且清洗排污口位于冷却水出口的正下方,所述主体管外侧远离清洗排污口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水进口,所述第一封头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第一封头的底部设置有成品出口。
优选的,所述主体管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法兰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耳架的两侧皆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进口靠近主体管的一端延伸至主体管的内部与第一螺旋槽的底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吸收液进口、气体出口、成品出口、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的内侧皆设置有防腐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星芸化工防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星芸化工防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4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流化床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收集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