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软钢阻尼墙的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5503.5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2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于敬海;张雪涛;丁文广;郑达辉;陈志华;闫翔宇;李路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堡瑞思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30;E04B1/98;E04H9/02;E04C3/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07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软钢 阻尼 组合 异形 结构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软钢阻尼墙的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包括由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和H型钢梁构成的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内设有与上层H型钢梁固接的上悬臂墙和与下层H型钢梁固接的下悬臂墙,在上悬臂墙和下悬臂墙之间连接有软钢阻尼墙。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增加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的附加阻尼比,降低地震作用,减小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增加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在高烈度区的适用高度;能在发生较大地震时实现软钢阻尼墙屈服耗能,减轻主体结构的地震损伤,并且软钢阻尼墙的安装方式简单,易于更换;此外,该结构体系构造简单,延性和耗能能力好,装配化程度高,施工便捷,能够有效减少现场湿作业,缩短施工周期,减小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特别是一种应用软钢阻尼墙的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具有布置灵活、室内不露梁柱、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等优点,在低层和多层建筑中已得到应用。但由于体系的抗侧刚度较小,在应用至高烈度区18层以上高层住宅时,需增设较多钢支撑或混凝土剪力墙。多处布置钢支撑给住宅的门窗布置带来不便;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降低装配率。为进一步推广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的应用,有必要提出一种更适用于高层装配式住宅的具备良好抗震性能的新型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应软钢阻尼墙的组合异形柱抗震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好,能够更好地适用于高层装配式建筑。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软钢阻尼墙的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包括由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和H型钢梁构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框架结构内设有与上层H型钢梁固接的上悬臂墙和与下层H型钢梁固接的下悬臂墙,在所述上悬臂墙和所述下悬臂墙之间连接有软钢阻尼墙。
所述软钢阻尼墙是一种剪切屈服型金属阻尼耗能器。
所述软钢阻尼墙设有阻尼墙腹板、阻尼墙外框钢板、上部水平阻尼墙端板和下部水平阻尼墙端板,在所述阻尼墙腹板的前后两侧成对配置有阻尼墙加劲肋,所述上部水平阻尼墙端板与所述上悬臂墙的悬臂端固接,所述下部水平阻尼墙端板与所述下悬臂墙的悬臂端固接。
所述上悬臂墙和所述下悬臂墙结构对称,均设有悬臂墙腹板、左、右竖向悬臂墙端板和水平悬臂端板,在所述悬臂墙腹板的前后两侧成对配置有横向悬臂墙加劲肋和竖向悬臂墙加劲肋,所述上悬臂墙的水平悬臂端板与所述上部水平阻尼墙端板连接,所述下悬臂墙的水平悬臂端板与所述下部水平阻尼墙端板连接。
所述上悬臂墙的水平悬臂端板与所述上部水平阻尼墙端板以及所述下悬臂墙的水平悬臂端板与所述下部水平阻尼墙端板均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所述上悬臂墙通过焊缝连接至上层H型钢梁下翼缘中部;所述下悬臂墙通过焊缝连接至下层H型钢梁的上翼缘中部。
构成所述H型钢梁的H型钢构件的腹板两侧成对配置有钢梁加劲肋,所述钢梁加劲肋与所述左、右竖向悬臂墙端板和所述竖向悬臂墙加劲肋相对。
所述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为L形、T形和十字形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应用软钢阻尼墙有效地增加了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的附加阻尼比,降低了地震作用,减小了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增加了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在高烈度区的适用高度;同时软钢阻尼墙还能在发生较大地震时实现屈服耗能,减轻主体结构的地震损伤,并且软钢阻尼墙的安装方式简单,破坏后易于更换;此外,应用软钢阻尼墙的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构造简单,延性和耗能能力好,装配化程度高,施工便捷,能够有效减少现场湿作业,缩短施工周期,减小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堡瑞思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堡瑞思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55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自由调整风向的悬挂式冷却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