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飘雪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6406.8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2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崔松梅;杨嘉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河市松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3/04 | 分类号: | F25C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065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飘雪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飘雪机,其包括框架主体、制冰滚筒、水槽、刮刀组件及风机等,其中制冰滚筒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于内壳体的外周壁上构造有导流叶片,于内壳体的两端构造有载冷剂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且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以供载冷剂的流通,而设置在外壳体下方的水槽内盛装有可与外壳体的外周面接触的水,于外壳体的转动下,粘附在外壳体外周面的水可因载冷剂的流动而冻结成冰层,通过刮刀组件上与外壳体呈间隙设置的刮刀,当冰层的厚度超过间隙时,刮刀可对冰层进行切屑以形成冰屑,并在风机的作用下将下落的冰屑吹散成雪片飘出。本实用新型的飘雪机可提高飘雪的效率和质量,并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造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飘雪机。
背景技术
雪被定义为“单个的冰晶体粒子通过物理的整合和内部的连接而保持的形状”。通常,雪是自然形成的,但是当大自然不具备条件形成降雪时,尤其在一些商业大型室外滑雪场、电影场景、植被保护或者别的需求。此时,就需要使用造雪机进行人工降雪。
人工降雪是模仿天然雪的形成过程,现有的造雪机通常通过可旋转的制冰转筒,并利用制冷剂进入制冰转筒中蒸发吸热而将其转动时所沾附的水冷凝成冰,当冰层厚度逐渐增加至能与刮刀相接触时,被刮刀切削成片状的薄冰掉落并由风机吹散形成雪状。但是在使用时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对于相同规格的转筒使用的载冷剂的用量较大且使用率低;二是由于载冷剂在转筒内壁上的流动均匀性差,而导致转筒表面形成的冰层厚度不一致,冷凝结冰不均匀,从而影响造雪效率;三是,由刮刀切削呈片状的薄冰被风机吹散成雪花状效果较差,往往吹散出较大冰片,从而影响造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飘雪机,以可提高载冷剂的使用效率,同时可提升冷凝结冰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飘雪机,其包括,
框架主体;
制冰滚筒,所述制冰滚筒包括枢转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外壳体,和套装于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并与所述外壳体同步转动的内壳体;于所述内壳体的外周壁上构造有导流叶片,于所述内壳体的两端分别密封有内端盖,并于所述内壳体的两端分别构造有载冷剂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内壳体与两个所述内端盖分别围构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设置,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及所述内端盖围构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均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设置,以可在所述载冷剂流入所述进液口后,依次经由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后由所述出液口流出,因所述载冷剂于所述进液口至所述出液口的流动,而构成对所述外壳体外周面的蒸发吸热;
水槽,设于所述外壳体的下方,所述水槽内盛装有可与所述外壳体的外周面接触的水,于所述外壳体的转动下,粘附在所述外壳体外周面的水可因所述载冷剂的流动而冻结成冰层;
刮刀组件,所述刮刀组件包括与所述外壳体呈间隙设置的刮刀,以在所述冰层的厚度超过所述间隙时,所述刮刀因所述外壳体的转动可构成对所述冰层的切屑以形成冰屑;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冰屑下落路径的后方,以可在所述冰屑下落后将所述冰屑吹散成雪片。
进一步的,于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可收纳所述冰屑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具有可承接因所述刮刀的切屑而形成的冰屑的进料口,及构成所述雪片吹出的飘雪口,且所述收集箱上构造有进风口,以构成所述风机的风吹入至所述收集箱的内部。
进一步的,于所述收集箱的底部枢转设有若干扰流柱,且各所述扰流柱上均构造有扰流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河市松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三河市松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64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