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车库隔油沉沙提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9180.7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4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寅沁;邹建;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厦安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52;B01D21/24;B01D21/02;E04H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车库 隔油沉沙提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车库隔油沉沙提排装置,包括围合分割的混泥土净化池主体,混泥土净化池主体左侧分割为与油污水入口连通的去油沉淀池、右侧分割为上下隔绝的油池和水池;去油沉淀池上部左右侧的混泥土净化池主体壁面开设有卡槽,卡槽内水平放置有木隔板,木隔板与油池交界处开设有连通的出油孔;木隔板下方的混泥土净化池主体底部固有沉淀池,沉淀池与水池交界处设有连通的刚性防水管套;油池底部设有泵坑,泵坑内设有油泵,油泵连接有伸出上方混泥土净化池主体的油管;水池右下角设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本低廉,能够有效的快速角车库油污水进行油水分开,回收油可以再次加工利用,经净化的污水能够得到轻度化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建筑配套设施设计领域,特别涉及到一体式车库隔油沉沙提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态小区和绿色建筑二星车库需要设置隔油沉沙装置,国家图集对于隔油沉沙装置已经有过介绍,但是目前国家图集上该措施的具体做法。况且,国家图集对于隔油沉沙装置的设计结构较为复杂,施工工程较为繁杂,所消费的物力、人力、财力较为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体式车库隔油沉沙提排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车库隔油沉沙提排装置,包括围合分割的混泥土净化池主体,混泥土净化池主体左侧贴靠有支撑砌墙,支撑砌墙上方的混泥土净化池主体上设有油污水入口,混泥土净化池主体左侧分割为与油污水入口连通的去油沉淀池、右侧分割为上下隔绝的油池和水池;去油沉淀池上部左右侧的混泥土净化池主体壁面开设有卡槽,卡槽内水平放置有木隔板,木隔板与油池交界处开设有连通的出油孔;木隔板下方的混泥土净化池主体底部固有沉淀池,沉淀池与水池交界处设有连通的刚性防水管套;油池底部设有泵坑,泵坑内设有油泵,油泵连接有伸出上方混泥土净化池主体的油管;水池右下角设有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简洁的隔油沉沙车库油污废水净化排放装置,成本低廉,恩能够有效的快速角车库油污水进行油水分开,回收油可以再次加工利用,经净化的污水能够得到轻度化排放。具体的,一体式车库隔油沉沙提排装置,包括围合分割的混泥土净化池主体,混泥土净化池主体左侧贴靠铺设有支撑砌墙,支撑砌墙上方的混泥土净化池主体上用混泥土同时一体浇筑有油污水入口,其作为主要油污水投放口,混泥土净化池主体为分割式池子造型,混泥土净化池主体左侧分割为与油污水入口连通的去油沉淀池、右侧分割为上下隔绝的油池和水池,油污水先进入去油沉淀池;去油沉淀池上部左右侧的混泥土净化池主体壁面开设有卡槽,卡槽内水平放置有能够阻止废油通过的木隔板,废油阻止后,带泥沙的污水从木隔板透露而过,过滤后木隔板上方的油通过木隔板与油池交界处开设连通的出油孔进入右侧的油池,出油孔间须开放和闭合,可以采用机械开关或者电子阀门;从木隔板透露而过的带泥沙的污水进入到木隔板下方的混泥土净化池主体底部浇筑而成的沉淀池中,经过沉淀,将泥沙、钢颗粒等留下,不含有颗粒的污水通过沉淀池与水池交界处设有的连通刚性防水管套排入水池,刚性防水管套内部安装加设过滤管,进一步净化污水;为了将过滤后的油水排除,在油池底部留有泵坑,泵坑内用苗栓固定安装上油泵,油泵连接有伸出上方混泥土净化池主体的油管,启动油泵,将油池的污油排出混泥土净化池主体;水池右下角连通设至的出水管排除水池污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成本低、技术成熟、普及面广、开放性高,有效的解决了当前国标图集的空白点,能够将隔油沉沙池与提排设备有效地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新型的排水构筑物。施工简易,能够大规模的普及,满足国家现行的生态小区和绿色建筑二星的相关要求,为推动绿色建筑小区贡献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淀池,2、支撑砌墙,3、混泥土净化池主体,4、卡槽,5、木隔板,6、油污水暗道,7、油污水入口,8、检测口,9、出油孔,10、油管,11、油泵,12、泵坑,13、出水管,14、支撑过滤板,15、刚性防水管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厦安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厦安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91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冷凝水二次利用装置
- 下一篇:铣刨鼓驱动系统及铣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