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2742.3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3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魏国良;李俊元;高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国良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皓清 |
地址: | 064100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玉***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腔道 后装施源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具体是一种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包括注水管,其特征在于:注水管的管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施源通道,注水管分为前部固定段和尾部膨胀段,前部固定段的前端为开口结构,尾部膨胀段的尾端为封闭结构,前部固定段的外圈设置有铅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本装置导入腔道内,当尾部膨胀段到达靶区后,在外露的前部固定段的开口端向注水管内注水,尾部膨胀段膨胀后紧贴靶区表面,通过管壁上的环向布置的多个施源通道进行精准布源、施源,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完美实现手术计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具体是一种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相比传统放疗,近距离放疗以其精准、微创、高效,病人收益性强等优势,在肿瘤放疗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但传统后装施源管道需手术放置,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并造成手术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通过自然腔道开口无损导入,到达靶区后进行布源,能将病人损害降到最低,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对医生的放射性损伤,并能足量准确施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包括注水管,注水管的管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施源通道,注水管分为前部固定段和尾部膨胀段,前部固定段的前端为开口结构,尾部膨胀段的尾端为封闭结构,前部固定段的外圈设置有铅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①通过将本装置导入腔道内,当尾部膨胀段到达靶区后,在外露的前部固定段的开口端向注水管内注水,尾部膨胀段膨胀后紧贴靶区表面,通过管壁上的环向布置的多个施源通道进行布源,将病人损坏降到最低,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对医生的放射性损伤,并能够足量准确施源。
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注水管的管壁上环向均匀布置有八个施源通道。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 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注水管1;铅层2;施源通道3;金属标记物4;金属定位标记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包括注水管1,注水管1的管壁上环向均匀布置有八个施源通道3,注水管1分为前部固定段和尾部膨胀段,前部固定段的前端为开口结构,尾部膨胀段的尾端为封闭结构,前部固定段的外圈设置有铅层2,注水管1的膨胀段的管壁内设置有金属标记物4,注水管1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与金属标记物4相对应的金属定位标记5。
注水管1用硅胶软管制作而成,使用时,将本装置导入腔道内,当尾部膨胀段到达靶区后,在外露的前部固定段的开口端向注水管1内注水,尾部膨胀段膨胀后紧贴靶区表面,通过管壁上环向布置的多个施源通道3进行布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国良,未经魏国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2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极加工用涂布装置
- 下一篇:穴位按摩催乳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