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刺激器电极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2767.3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3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崔贺强;孟栋良;姚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N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3 | 代理人: | 尚竹亚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激 电极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刺激器电极密封结构,属于刺激器领域,包括刺激器壳体和电极,所述刺激器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可容纳所述电极的密封腔体,所述刺激器壳体上开设有用于插接所述电极的插口,所述电极贯穿于所述插口并延伸至所述密封腔体的内部,所述电极的外表壁具有用于将所述电极与所述密封腔体密封的电极密封环,所述电极密封环与所述刺激器壳体卡合连接,所述插口的内部插接有用于将所述电极密封环压在所述刺激器壳体内部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套装在所述电极上。该刺激器电极密封结构可有效地将电极密封在刺激器壳体内,避免电极脱离,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刺激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激器电极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神经刺激仪是利用电刺激器产生脉冲电流传送至穿刺针,当穿刺针接近混合神经时,就会引起混合神经去极化,而其中运动神经较易去极化出现所支配肌肉颤抽,这样就可以通过肌颤抽反应来定位,不必通过穿刺针接触神经产生异感来判断,由刺激器主体、插头、电极及导线组成。
专利号为“CN20142073431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虽然解决了现有的刺激器电极与壳体连接装置体积较大和密封的问题,但使用螺钉固定易松脱,螺钉整体较小掉落在患者体内不易寻找,易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激器电极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刺激器电极密封结构,包括刺激器壳体和电极,所述刺激器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可容纳所述电极的密封腔体,所述刺激器壳体上开设有用于插接所述电极的插口,所述电极贯穿于所述插口并延伸至所述密封腔体的内部,所述电极的外表壁具有用于将所述电极与所述密封腔体密封的电极密封环,所述电极密封环与所述刺激器壳体卡合连接,所述插口的内部插接有用于将所述电极密封环压在所述刺激器壳体内部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套装在所述电极上。
优选的,所述电极密封环为锥型。
优选的,所述电极密封环的外表壁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刺激器壳体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电极密封环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刺激器电极密封结构通过设置电极密封环和压紧件,通过电极密封环将电气件与外界环境密封,可有效地对电气件进行保护;在电极密封环上设置突出部,通过突出部与刺激器壳体之间配合可有效地将电极密封环固定在刺激器壳体内,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代替螺钉固定,操作方便的同时可有效地避免使用螺钉导致螺钉掉落在患者体内的危险,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刺激器壳体;2、电极密封环;3、压紧件;4、密封腔体;5、电极;6、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2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呋喃酮生产偶联反应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口腔补牙张开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