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试验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2938.2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1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蕾;王发国;张尚坤;余小玲;李仕裕;庄萍;陈红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林业区域性试验东莞中心;东莞市林业科技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邓潮彬;刘明星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不同 生活型 水生植物 吸收 试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植物氮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试验的装置,包括有装有实验液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把所述箱体分成多个水生植物区的分隔网;所述多个水生植物区分别用于种植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材质的箱体解决了试验人员不容易观察的问题;通过分隔网控制各生活型水生植物的分布范围,实现了多种水生植物组合进行实验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容易控制各种类植物的分布情况以及容易互相影响生长或对氮磷的吸收,从而对实验造成误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实用性强,装置轻便,构造简单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植物氮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试验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据统计全球有75%以上、我国已有60%以上的封闭型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传统的水污染处理方法成本昂贵、运行管理复杂,且易造成二次污染。20世纪70年代植物修复技术因其成本低、能耗小、对环境污染小等优势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发现单种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时存在抗逆性差和抗虫性差等突出问题,系统波动性往往较大,水质净化效果不稳定,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搭配组合能提高群落稳定性、抗逆性和净化能力,合理的植物组合搭配能有效的提高污水净化率,故需要对不同水生植物及其组合进行氮磷吸收的测试,来选用最合适的水生植物及其组合方式来修复水体。
现有用于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实验的装置一般是用非透明塑料箱装一定体积的实验液,然后把经过处理的水生植物放入其中,定期观察植物生长状况并采集水样进行实验。这样的装置不易观察水下部分植物的生长状况,多种植物组合搭配时不易控制各类型植物的分布范围,且挺水植物容易倒伏,沉水植物的种植深度不易调节,漂浮植物容易遮盖与之搭配的沉水植物,影响其生长,进而影响对氮磷的吸收,从而对实验造成误差。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实验的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箱体不透明,不容易观察水下部分植物的生长情况;
2、氮磷吸收实验只能针对单一生活型水生植物,不能进行多种水生植物组合修水体;
3、当多种水生植物组合进行水体修复时,不容易控制各种类植物的分布情况;
4、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在实验时,容易互相影响生长或对氮磷的吸收,从而对实验造成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试验的装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试验的装置,包括有装有实验液的箱体,所述箱体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把所述箱体分成多个水生植物区的分隔网;所述多个水生植物区分别用于种植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通过透明材质的箱体解决了试验人员不容易观察的问题;通过分隔网控制各生活型水生植物的分布范围,实现了多种水生植物组合进行实验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试验的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两个所述分隔网,所述两个分隔网把所述箱体分成三个所述水生植物区,三个所述水生植物区分别为挺水植物区、沉水植物区和漂浮植物区,每个所述水生植物区中种植对应的水生植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试验的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每个所述分隔网的顶部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箱体侧壁的顶端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固定杆可分离地置于所述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林业区域性试验东莞中心、东莞市林业科技推广站),未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林业区域性试验东莞中心、东莞市林业科技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2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梁侧模板角铁拉杆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型电加热催化燃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