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延机的压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3121.7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0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夏鹏华;张奎;梁超帝;郭哲;何思源;俞泽田;赵意;叶舒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3/00 | 分类号: | C03B13/00;C03B13/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延机 压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延机的压力装置,涉及压延机领域,包括支撑架、自压装置;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压延机主体的机座上,所述自压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自压装置包括气动机构、施压机构;所述气动机构包括气囊、第一连接管、充气泵,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气囊的内部空腔,另一端连接所述充气泵;所述施压机构设在压延机主体的上辊正上方,所述气囊通过所述施压机构压住压延机主体的上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减少了压力传导链,使压延机的压力值更加稳定,提高了玻璃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延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延机的压力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压延生产线中,压延机是玻璃成型的关键设备。生产薄玻璃的时候,压延机的上辊与下辊之间的压力不足以将玻璃压薄,因此需要使用额外的压力装置将上辊强制下压,以保证玻璃的厚度。
现有的压力装置存在以下的缺陷:一、压力的传导链为:上辊、压杆装置、杠杆机构、支撑平台、厂房砼基础、压延机机座、下辊,压力的传导链过长,使得弹性变形和振动难以控制,最终导致压力值不稳定,造成玻璃的合格率较低;二、压力需要通过厂房砼基础进行传导,对厂房的土建设计和施工的要求较高,造成厂房施工建设的时间较长,并且很多旧厂房难以按照要求进行升级改造;三、施加压力所使用的电机、升降机和检测压力所使用的传感器等精密机电设备安置在支撑平台上,由于热空气上浮的性质,这些设备需要在高温环境中长期运行,造成设备容易损坏、寿命短、故障率高、精确度低;四、支撑平台尺寸较大,占用了大量的厂房空间,造成工作人员对压延机的运行维护不便,并且设计施工成本高、耗时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压力传导链并且能够降低电气元器件的故障率的压延机的压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压延机的压力装置,包括支撑架(10)、自压装置(20);所述支撑架(10)固定连接在压延机主体(30)的机座上,所述自压装置(20)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上;所述自压装置(20)包括气动机构、施压机构;所述气动机构包括气囊(208)、第一连接管(209)、充气泵(210),所述第一连接管(209)的一端连通所述气囊(208)的内部空腔,另一端连接所述充气泵(210);所述施压机构设在压延机主体(30)的上辊正上方,所述气囊(208)通过所述施压机构压住压延机主体(30)的上辊。充气泵对气囊加压充气,气囊通过施压机构压住压延机主体的上辊,实现对上辊施加压力。减少了压力传导链,使压延机的压力值更加稳定,提高了玻璃的合格率;压力不需要通过厂房砼基础进行传导,降低了对厂房的土建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充气泵可以通过连接管设置在低温区域,解决了高温环境造成的电气元器件容易损坏、寿命短、故障率高、精确度低的问题;不需要安装大型平台,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施工时间。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压装置(20)还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包括筒体(201)、安装空腔(202)、顶板(206),所述筒体(20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上,所述筒体(201)上开设有安装空腔(202),所述顶板(206)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空腔(202)的顶部;所述气囊(208)设在所述安装空腔(202)内,所述气囊(208)的上端与所述顶板(206)固定连接;所述施压机构包括施压板(211)、压杆(212);所述施压板(211)固定连接在所述气囊(208)的下端,所述施压板(211)能够在所述安装空腔(202)内上下移动;所述压杆(212)的上端与所述施压板(211)固定连接,所述压杆(212)由所述安装空腔(202)的底部穿出所述筒体(201),所述气囊(208)通过所述施压板(211)将所述压杆(212)压在压延机主体(30)的上辊轴承座上。气囊通过施压板实现压杆对上辊轴承座施加压力,从而实现对上辊施加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3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循环加药的污水反应池
- 下一篇:一种液基细胞制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