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个性化自适应鼻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4205.2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1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选奋;田家乐;秦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8 | 分类号: | A61F5/08;A61F5/05;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个性化 自适应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个性化自适应鼻固定器。所述自适应鼻固定器包括鼻内固定单元、鼻背固定单元和用于固定鼻内固定单元和鼻背固定单元的关联固定单元,所述关联固定单元可以是磁性材料或弹性固定夹,相对与常规固定更加稳固可靠;鼻内固定单元内设有通气管,保证患者正常呼吸,需要时,通气管接口可以连接供氧装置,实现供氧;鼻内固定基座上还设有气囊,通过调节气囊大小,使鼻内固定单元更加贴合患者鼻腔,既增加舒适度,也加强固定效果;在鼻内固定单元上和鼻背固定单元上设置的海绵或泡沫吸附层,可吸收、引流渗液并对可能存在的创伤处进行药物治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个性化自适应鼻骨固定器。
背景技术
鼻具有通气和美化面部外形功能,由支架结构和被覆软组织构成。支架结构由鼻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和各种鼻部软骨构成,鼻骨向上与额骨鼻突相连接,两侧与上颌骨额突相连;鼻骨间的结合上端紧密,下端则稍微分开,结合线与前正中矢状线重合。鼻骨下端在眶下缘水平与下方的2块侧鼻软骨相连,侧鼻软骨向下与2块鼻翼软骨相连,二者间有一些较小的附软骨;鼻中隔软骨(1块)在前正中矢状位连接于鼻骨下端、筛骨垂直板、犁骨和梨状孔缘。鼻支架结构的完整是保持鼻外形(鼻背、鼻小柱、鼻翼、鼻尖和鼻孔)的基础。
鼻支架断裂或术后都需要固定,这是恢复通气功能和正常鼻形态,甚至达到美鼻目的的基础:①、鼻支架(鼻骨和/或鼻部软骨)骨折断裂后,需要复位与固定;②、鼻部先天性畸形(如重度鞍鼻)、鼻骨或鼻部软骨骨折后错位愈合、对鼻形不满意者,需要对鼻部进行截骨、复位、修整与固定;③、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后,也须行鼻支架固定。在鼻支架术后恢复期内,需要对重塑的鼻支架妥善固定2-4周,既有利于其与周围不能移动部分在合适位置尽快牢固愈合,还能保护相对脆弱的受伤或手术后鼻支架部位,以及处理鼻腔内伤口产生的渗液。
美观可靠的固定必须靠鼻背和两侧鼻腔间联动的妥善固定实现,如此,既可使鼻支架可移动部分固定成为整体,还可使该整体在合适位置固定于其周围不可移动部分,因此,鼻背和两侧鼻腔间的妥善固定对鼻支架固定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尚没有一种理想的固定工具或固定方法。传统的鼻支架固定方法如纱布填塞、胶布环绕固定等有众多缺点,包括①、大多固定不够稳妥,很难保证鼻骨和/或软骨持续处于理想位置,如胶布很难长时间贴附、纱布也不能有效塑形作用等;②、无法做到对相对脆弱的鼻部加以保护;③、无法妥善处理鼻腔内伤口的渗液等;④、面部较多的纱布、胶布影响美观,降低患者的依从性;⑤、填塞的纱布和棉球会导致患者呼吸不畅,导致痛苦,而且还容易从鼻腔掉出,特别是在打喷嚏时。因此传统方式既不利于恢复,还影响患者的容貌美和通气功能,且严重影响舒适度和依从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一种鼻骨骨折或截骨术后辅助外固定装置”(CN206587084U)使用一对支撑板之间可拆卸地安装的塑形器,而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鼻骨断裂的固定装置”(CN207804452U)通过2个捏柄调整夹条以适合病人鼻骨的大小和角度并通过旋转螺帽保持连接板固定,从而保证夹条能够稳定的夹在患者的鼻子上,起固定作用,但均还须鼻腔内填塞的方式支撑固定,鼻腔内填塞和鼻背间缺乏联系,难以稳妥固定;实用新型“一种五官科用鼻骨固定夹”(CN208447885U)使用2个内鼻条与1个鼻梁固定板固定鼻骨,且在内鼻条中设置氧气通道,虽然解决了通气问题,但缺乏内鼻条与鼻梁固定板之间固定的力度调整,同样也没有解决鼻背和鼻腔间的联合固定问题;“鼻骨复位术后固定器”(CN205198227U)仅用鼻腔内塞子及其前端的固定杆与头部固定,缺乏鼻背固定,同样无法稳妥固定可移动的鼻骨骨折部分。总之,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包括:固定不稳固、通气困难、舒适感差、美观度不高、耐用时间短等。因此,本实用新型重点解决现有鼻支架的妥善固定、通气、舒适和美观问题,提高固定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42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管路放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模颗粒机的防堵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