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注全静脉营养液挂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4800.6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5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艳;赖军华;徐君毅;王亚洲;黎国栋;刘欢;刘滨;常龙;陈懂;李霞;罗静;马华怡;贝学柱;廖碧;莫小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工人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J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谭连香 |
地址: | 54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静脉 营养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注全静脉营养液挂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袋身、第一约束带、第二约束带、喇叭扣和夹件,所述夹件包括第二扭簧、连接杆,左夹具和右夹具,所述喇叭扣包括第一扭簧、连接支柱、侧压按钮和喇叭管道。侧压按钮与喇叭管道通过连接支柱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袋身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约束带,袋身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二约束带,第一约束带的两端和第二约束带的两端均穿过一喇叭扣,通过喇叭扣调节第一约束带和第二约束带的长度,以将输液瓶固定,并且在袋身侧边还设置有夹件,用于临时放置药液导管,避免污染,同时袋身的顶端设置有挂耳,以将输液瓶挂在超净台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注全静脉营养液挂袋。
背景技术
灌注全静脉营养液时,传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倒挂在超净台的挂钩上,一种是倒置在不锈钢架台上。第一种方式只适用于底部有拉钩的塑料吊瓶。第二种方式中,不锈钢架台的孔径是固定的,只适用于一定范围内大小的瓶子,应用范围有限。对于一些过大或过小而又没有在底部设置有拉钩的瓶子,只能靠人用手拿着来灌注,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适应所有大小不一,且在底部没有设置拉钩的输液瓶使用的灌注全静脉营养液挂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灌注全静脉营养液挂袋,包括袋身、第一约束带、第二约束带、喇叭扣和夹件,所述喇叭扣包括第一扭簧、连接支柱、侧压按钮和喇叭管道,所述夹件包括第二扭簧、左夹具和右夹具,其中:所述喇叭管道的两侧均设置有一所述连接支柱,两个所述侧压按钮通过所述连接支柱与所述喇叭管道的两侧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支柱上均套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侧压按钮和所述喇叭管道固定连接的所述第一扭簧,
所述袋身呈圆筒状设置,且其下端呈逐渐收缩状,所述袋身的底端设置有收缩口,所述收缩口上设置有环绕其一周的第一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约束带穿设于所述第一孔道中,并且所述第一约束带的两端从所述第一穿孔延伸到所述第一孔道外,所述袋身的中部设置有环绕其一周的第二孔道,所述第二孔道上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约束带穿设于所述第二孔道内,并且所述第二约束带的两端均从所述第二穿孔延伸到所述第二孔道外,所述第一约束带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约束带的两端均穿过一所述喇叭扣,
所述袋身的顶端设置有挂耳,所述左夹具和所述右夹具通过一连接杆交叉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扭簧套于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夹具和所述右夹具固定连接,所述左夹具或者所述右夹具其中之一与所述袋身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管道的前端弯曲设置有分叉的双管道,所述喇叭管道的末端两外侧分别纵向剖开一截,所述侧压按钮呈半圆形凹槽状设置,在所述第一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侧压按钮的末端能够与所述喇叭管道的末端咬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上下相对设置,且所述袋身在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处设有从袋身低端至顶端的开缝。
进一步地,所述左夹具和所述右夹具的前端均相对设置有一圆弧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袋身的顶端相对设置有两个挂耳。
进一步地,所述侧压按钮的末端朝向所述喇叭管道的内侧、以及对应手指按压位置均设置有横向的纹路。
进一步地,所述袋身上设置有散热孔。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工人医院,未经柳州市工人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48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