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材料收卷前的展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5573.9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8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赖信华;康宗维;高峰;石琳琳;申建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34 | 分类号: | B65H23/34;B65H23/038;B65H23/26;B65H23/02 |
代理公司: | 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闫有幸 |
地址: | 05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收卷前 平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材料收卷前的展平装置,涉及展平装置领域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平装置包括两套纠偏装置以及主控系统;两套纠偏装置分别设置于材料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边缘处;每套纠偏装置均包括纠偏单元、边缘位置检测单元;两套纠偏装置各自的所述边缘位置检测单元分别用于检测材料两侧边缘的偏移量;两套纠偏装置各自的所述边缘位置检测单元与所述主控系统通信连接,所述主控系统与两套纠偏装置各自的所述纠偏单元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展平装置能够对材料自动纠偏展平,保证了收卷工序前材料的平整,避免了收卷工序中材料打皱或者轻微的印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展平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材料收卷前的展平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片状材料的在收卷工序前对材料的平整性要求较高,如果材料不平整,则会造成收卷的卷材褶皱,影响材料的质量。
比如锂电池制造过程中的集流体的生产,集流体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部件,在集流体的生产过程中,涂布是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涂布过程如下:锂电池正、负极浆料通过涂布设备均匀的涂覆到集流体上,集流体一般是厚度为20μm以内的铝箔或铜箔,经过烘箱烘烤干燥定型,之后进行收卷,经烘烤后的集流体在收卷装置的卷筒牵引下卷收到卷筒上。
目前,涂布设备的干燥烘箱通常约30m-50m,有的烘箱在前半段内有托辊托起集流体,后半段的集流体为悬浮状态;也有设备采用整体全悬浮。无论采用何种烘箱,如正、负极涂覆区设计有纵向连续留白,因留白区无浆料涂覆面密度远低于周边涂布区域,在悬浮段会出现涂覆区下沉,留白区上浮情况,从而使集流体整体呈凹凸不平的状态。如果集流体凹凸程度较严重,并保持此状态经过收卷装置过辊时仍未自然展平,相对更加柔软的留白区会形成褶皱,即使轻微的纵向连续印记也会影响到辊压工序,严重的会造成集流体的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材料收卷前的展平装置,能够自动调整材料的平整度,保证了材料收卷的质量。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材料收卷前的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套纠偏装置以及主控系统;两套纠偏装置分别设置于材料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边缘处;每套纠偏装置均包括纠偏单元、边缘位置检测单元;两套纠偏装置各自的所述边缘位置检测单元分别用于检测材料两侧边缘的偏移量;两套纠偏装置各自的所述边缘位置检测单元与所述主控系统通信连接,所述主控系统与两套纠偏装置各自的所述纠偏单元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主控系统根据所述偏移量控制所述纠偏单元对所述材料的位置进行纠偏。
具体地,所述边缘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纠偏传感器。
具体地,所述纠偏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或CCD传感器。
具体地,两套纠偏装置分别置于前工序的出料口处材料的两侧。
具体地,两套纠偏装置各自的纠偏单元均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展平辊、辊轴承座,所述展平辊的两端分别为驱动端与悬空端,两个展平辊的驱动端各自穿过一轴承装设于所述辊轴承座上,两个展平辊相互平行装设;两个展平辊之间具有过料间隙;两套纠偏装置的展平辊的悬空端相对设置,所述材料的两侧边缘分别置于两套纠偏装置的所述过料间隙中;两套纠偏装置各自的纠偏单元还包括控制展平辊转速的转动伺服电机、控制所述展平辊角度的旋转机构;初始位置时,所述展平辊与材料的走带方向垂直设置。
具体地,两套纠偏装置各自的纠偏单元还包括展平辊安装座,所述辊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展平辊安装座上方,所述展平辊安装座下方安装有所述旋转机构。
具体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分度机、转动伺服电机,所述蜗轮蜗杆分度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转动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展平辊安装座。
优选地,所述纠偏单元还包括调整过料间隙大小的间隙调整结构。
优选地,所述展平辊套设有可拆装的辊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55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