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二氧化碳充装前的提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6479.5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4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巫尚泽;巫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余普特气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50 | 分类号: | C01B32/50;B01D5/00;B01D53/00;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341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 二氧化碳 充装前 提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二氧化碳充装前的提纯装置,特别是涉及蒸馏提纯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冷凝器、液化器、箱体、风机和水泵。当二氧化碳从输入管输入冷凝器内后,重组分中的物质会首先进行液化,使得液化的液体掉落到第一斜板,随后在连板中的弧槽内沉淀,最后沿着第二斜板从排污管排出,从而可以沉淀重组分液体中的颗粒;当剩余的气体从导气管排入液化器内,可以液化二氧化碳形成液态的二氧化碳,随后再排入箱体内将液态的二氧化碳中气泡刺破,气泡被戳破后其中所包含的气体再排入输入管继续提纯,从而提高了提纯率,克服了现有二氧化碳的提纯率较低,而且难以沉淀重组分液体中的颗粒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馏提纯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用二氧化碳充装前的提纯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二氧化碳产品的生产方法一般包括,压缩、脱烃、净化、液化、蒸馏提纯、过冷等等工序,而在食用二氧化碳充装前,蒸馏提纯装置的作用非常重要,决定了产品的最终质量。但是,现有食用二氧化碳充装前的提纯装置,二氧化碳的提纯率较低,而且难以沉淀重组分液体中的颗粒。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二氧化碳的提纯率较低,而且难以沉淀重组分液体中的颗粒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用二氧化碳充装前的提纯装置,不仅提高了提纯率,而且可以沉淀重组分液体中的颗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二氧化碳充装前的提纯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冷凝器、液化器、箱体、风机和水泵,所述冷凝器固定安装在装置本体内部上侧,所述装置本体左端上侧贯穿固定有输入管,所述装置本体内壁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斜板和第一斜板,所述第二斜板与第一斜板之间固定有连板,所述装置本体左端中部贯穿固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末端贯穿到装置本体内部并位于第二斜板上方,所述连板上端水平均匀开有至少三个弧槽,每个所述弧槽内壁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挡流板;所述液化器位于连板下方安装在装置本体内部,所述装置本体上端贯穿固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尾端贯穿到装置本体内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末端与液化器相接,所述液化器下端相连有第一连管,所述箱体布置在装置本体内部底端,所述第一连管末端贯穿到箱体内部相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末端连接有与其相通的第二连管,所述第二连管下端连接有与其相通的斜管,所述斜管头端连接有与其相通的吸气管,所述吸气管末端贯穿过箱体,所述风机通过螺栓连接在吸气管末端,所述风机与吸气管相通,所述吸气管呈L字型结构,所述风机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回气管,所述回气管与风机相通,所述回气管末端贯穿过装置本体与输入管相连通,所述斜管尾端连接有与其相通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和第一管道内壁均均匀固定有至少三十块尖块,所述第二管道末端连接有与其相通的抽管,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装置本体内部底端,所述水泵位于箱体右方,所述抽管末端与水泵相连通,所述水泵右端相连有与其相通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末端贯穿过装置本体。
更佳的,上述食用二氧化碳充装前的提纯装置,所述输入管末端贯穿到装置本体内部与冷凝器相连通。
更佳的,上述食用二氧化碳充装前的提纯装置,所述第一斜板向左下方倾斜十度角至三十度角,所述第二斜板也向左下方倾斜十度角至三十度角。
更佳的,上述食用二氧化碳充装前的提纯装置,所述导气管头端贯穿到装置本体内与装置本体相通,所述连接管与导气管相通,所述连接管与液化器相通,所述液化器与第一连管相通,所述第一连管与第一管道相通。
更佳的,上述食用二氧化碳充装前的提纯装置,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呈螺旋状结构。
更佳的,上述食用二氧化碳充装前的提纯装置,所述斜管向右下倾斜五度角至十五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余普特气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余普特气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6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系统
- 下一篇:卡丁车双轮毂电机的安装结构